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290字。

  课题 《湘夫人》 课时分配 3课时(1节预习,2节探究、展示)
  班级 姓名 组别 时间
  【学习目标】
  1、鉴赏本诗的表现手法
  2、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歌的主旨。
  3、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4、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
  【学习重点】  
  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 
  1、作者的情感与文中男女水神情感的耦合。   
  2、景物描写中在文章中的作用。 
  【学时安排】  3学时
  【使用说明】
  预习案:通过30分钟阅读课本,仔细思考自主学习问题用10分钟时间完成它。(安排预习课)
  1、 探究案:分组讨论, 10分钟展示,并在展示中交流合作、质疑。老师对出现的问题答疑解惑。
  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
  2、了解屈原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
  3、通读文章,概括文章故事的梗概。
  【学习重难点】
  1、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歌的主旨。
  2、通读文章,概括文章故事的梗概。
  【学时安排】1学时
  一、(1)作者简介: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2)追溯背景: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3)屈原名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关于《九歌》:“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歌。 《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写的是神界的爱情生活,但处处流溢着人间的现实情味——人间众多痴男怨女的投影 。
  二、屈原作品及特色(对应学习目标1)  
  (1)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
  (2)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
  三、关于“楚辞”(对应学习目标2) 
  1、关于“楚辞”名称的由来 
  (1)指楚地的歌辞。 
  (2)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
  (3)“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宋黄伯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