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50字。
第9课 《说“木叶”》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培养学生筛选课文中的主要信息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3、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理解“树叶”和“木叶”以及“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材助读】
一、走近读者:
林庚(1910—2006),著名学者,诗人。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1910年2月出生于北京。他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193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俞平伯在为《夜》所作的序言中称之为“异军突起”。此后,林庚陆续出版了《春夜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林庚诗选》等诗集和诗、论合编的《问路集》及诗性哲理随笔《空间的弛想》。
林庚先生在中国文学史研究领域也有突出的贡献,先后出版了《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中国历代诗歌选》等著作。此外,林庚在楚辞、唐诗研究、明清小说等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
二、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唐诗综论》一书。作者林庚,既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学者。他从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中,发现了诗人极少用“树叶”一词而大多用“木叶”一词。从这一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细微用语中的差别入手,作者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艺术欣赏的大门,令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貌似平常的简单用语的后面,是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是诗人的感情,是诗人精心遣词用语的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