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22张,教案约3230字。
蜀道难
李白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把握语言特点,在吟咏中体会蜀道的雄奇壮丽、高峻险要,感受诗歌声韵美。
2、品味蜀道之“难”的典型意象,感受诗歌意境美。
3、鉴赏诗人状“难”之法,体悟诗人赞叹、惊惧、忧虑之情,感受诗歌情感美。
教学重点
立足于“读”,品味诗歌的意象、语言、艺术风格。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赏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台湾诗人余光中用这样的诗句来赞叹李白。
说到李白,同学们都不会感到陌生,他是中国诗坛上最为辉煌的一座雕像。“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以吞吐宇宙的豪气让神思在时空之中毫无拘束地游行,也让我们跟着他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与壮丽。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李白的诗歌,一起感受《蜀道难》。
请同学们把今天的教学目标大声读出来。
{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释题目,明由来
首先我们来看题目“蜀道难”,它属于古乐府旧题,李白以前的很多诗人都写过这个题目,而他却旧瓶装新酒,翻出新意,成此千古名篇。
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后发现,从诗的内容来看,《蜀道难》属于哪类诗歌呢?
送别诗。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初年,是诗人在长安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诗歌中一方面展现了大自然山山水水的雄奇险峻,另一方面也是对友人入蜀的谆谆告诫。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友人入蜀寻乐,不知蜀道之险。太白即事名篇,劝阻担心思念。”
三、听诵读,感全文
现在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声音,进入李白为我们创设的情境。注意字词的读音、把握节奏、找准重音,小声跟读。
四、抓关键,明主旨
刚才咱们听完诗歌诵读之后,你们感受最深、记得最牢,诗人在文中反复告诫友人的是哪句话呢?
(生议并答)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句话在全文共出现了几次?
三次.
好,同学们拿起笔,把它们在书上标注出来。
明确:首段: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二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三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句话三次出现,反复咏叹,可说是本诗的主旨句了。那么每次出现时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相同吗?
不同。
那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主旨句,注意读出各自韵味和情感。
3、诵读主旨句,读出各自韵味和情感。
(生读,师指导)
A、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此句位于开头,统摄全诗,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