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31张,教案约2300字。
姓名 谢伟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单位 青岛三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蜀道难》..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要求:阅读优秀作品,要“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在“阅读与鉴赏”中还要求:“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情操、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灿烂的中华文化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诗歌史。唐诗是中国诗歌的巅峰,李白和杜甫又是唐诗的“双子星座”。《蜀道难》是李白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作之一,它不仅是培养鉴赏评价能力的范例,更是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的平台,是亲近古人、亲近文化的催化剂。
二、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已接触过不少李白的诗歌,但还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上,还比较零散、肤浅,有必要以《蜀道难》的教学为契机,让学生加深对李白诗歌的理解,提高鉴赏、评价、探究的能力,养成亲近李白的人文情怀。本次公开课是借班上课,挑战巨大。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不了解,教学过程中的距离感、教学内容的预设性都不好把握。其次,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还停留在“想法”的阶段,具体的“做法”还在摸索,可操控性存有未知。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及本诗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
2、初步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并流畅背诵。
3、培养学生“入境——想象——体悟——评析”诗歌鉴赏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诵读,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
2、激发想象,鼓励倾吐,从而引导学生体景悟情。
3、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鉴赏本诗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诗人奔放的感情和全诗恢宏的气势。
2、走近李白的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
3、培养学生与文本、文人、文化的亲近之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