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60字。

  归去来兮辞(并序)
  教材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普通高中《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
  主    题:《归去来兮辞(并序)》
  课    时:2课时
  授课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
  设 计 者:李  兰/郑州中学
  郭河秀/郑州市第九中学
  李艳慧/郑州市第五中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学期目标中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并且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2.教材分析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古代抒情散文”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其他三篇为《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四篇文章有辞赋,有书序,有先秦诸子散文,有给皇帝的奏章(表)。虽文体不同,但都能依托文体的语言特点抒发真性真情。学习本单元,要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说出古代抒情散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能从关键词汇、句式、用典等方面赏析课文语言,体会或质朴自然或典雅华丽的语言风格;熟读成诵,感受作品抒发的真挚情感。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作品,对其人其事及其思想情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辞赋的特点和对陶渊明归隐情结了解得还欠深刻。
  学习本文,要以诵读辞赋为线索,感受辞赋语言抒情的特点,与文本深度对话,以实现与陶潜的心灵碰撞,披文入情,多方面把握作者的复杂情感。
  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说出“策”“胡”“奚”等词语的语境义。
  2.通过诵读课文,感受这篇辞赋语言朴素、音节和谐、音韵优美的特点并背诵课文。
  3.通过自由品读、小组研讨,概括文章再现的画面,借助画面分析文章蕴含的复杂情感并做出评价。
  评价任务
  1.结合文本准确说出“策”“胡”“奚”等词语的语境义,直译重点文句(教师圈定)。
  2.从语言风格、音节、音韵等方面说说这篇辞赋的特点,通过对语调、语速、语顿等的恰当处理,有感情地诵读并试背课文。
  3.小组代表至少从五个角度概括文章描绘的画面,并说出画面蕴含的丰富情感。
  4.写写自己对陶渊明“归隐之乐”复杂情感的认识和评价。(字数不少于300字)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学习环节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第一课时
  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说出“策”“胡”“奚”等词语的语境义。 (一)
  设疑激趣
  引入新课 1.齐背陶潜《归园田居》
  设疑:陶潜“归”向何处?仅仅是从官场回归田园吗? 针对学习目标1:
  1.能准确读出“飏、眄、岫、棹、翳等词的读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