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14张,教案约6270字。
兰亭集序
●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积累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用法。
2. 能力目标: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3. 情感目标: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书序的特点,学习本文洗练,自然、清新、生动的语言。
难点:如何看待作者借题发挥,阐明的生死观。
● 设计思想
本文是一篇书序,而要被作序的书是因宴集赋诗结集而成,因而这篇序言并没有像一般书序那样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书的内容和特点的介绍上,而是把笔力集中在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上,所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关键。
两晋时期,骈丽藻饰之风盛行,而本文作者却以这种朴素自然的散句为主的形式出现实属难能可贵,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恰好与作者真实可感的思想达成完美和谐的统一,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
本文有一定的消极色彩,教学中必须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在作者深沉的感叹中的积极情绪。这是全文学习的难点。
● 教学资源
1.资料辑录。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在书法方面,他的行草蔬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有人评价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他书写的《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
有关“ 序跋”。序,犹如今日的“引言”、“前 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 跋”或“ 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
2.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3、背景简介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初渡浙还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