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90字。
《包身工》教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真实地再现了包身工 的苦难生活,包含着对包身工的无限同情,对包身工制度的无比愤慨。 使学生介入心灵,感同身受的理解血腥的包身工制度,在“悲剧”作品的审美之中陶冶心情,锻造“人格”, 净化心灵,辩别真善美的目的,实现“悲剧”作品的情感美。
二、过程与方法
1、速读法,通过速读能让学生迅速的理请自己的思路。
2、精读法,通过仔细玩味领会文章的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3、问题法,教师设计问题,学生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
三、知识与技能
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把握文章的结构线索,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的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2、场面、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段所表达的深层意思,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课前积累(5分钟)
1、《包身工》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2、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其特点: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
二、 检查预习(10分钟)
1、作家及作品
夏衍: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县人。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曾写过许多作品,代表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并把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
2、互查字词
蠕动(rú)拎着(līn) 弄堂(lòng)游说(shuì) 赚(zhuàn) 抹(mā) 嘈(cáo) 执拗(niù) 簿子(bù)籼米(xiān)莴苣(wō jù)揩地板(kāi) 搽粉(chá) 蹒跚(pán shān) 皮辊(gǔn) 谄媚(chǎn) 骷髅()噩梦(è) 怔住(zhèng)锭子(dìng)
新课活动(20分钟)
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交待时间的句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