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10字。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2. 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学习他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廉颇严于律己,有错就改的精神。
【重点难点】
1.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
2.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教学方法】诵读、启发、品析、评论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战国背景与人物简介
廉颇、蔺相如活动的年代是战国末期“七雄”并峙的时代,当时秦强赵弱的形势已十分明显。廉颇和蔺相如都是为了赵国的利益敢于和强秦进行斗争的杰出人物。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叙述,歌颂了蔺相如机智勇敢,维护团结的精神,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品质。阐发了两人精神与品质上的相通之处,那就是大敌当前,捐弃了个人恩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切以国家利益为重。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给故事分段,并概括主要人物的精神品格
〖理解、概括,口头表述,开放性,多样化〗
三、自主学习,找出通假字、词类活用字、被动句,并整理“以”字在文中的个中用法与意义。
〖通假字〗
奉、不、案、孰、庭缪宾
〖古今异义〗
美人、左右、约束、因而、前进、亲戚贱人
〖一词多义〗
幸因负引道间
〖词类活用〗
臣请完璧归赵毕礼而归之闻于诸侯患秦兵来从大王前进缶秦王竟酒
左打欲刃相如
四、诵读重点语段,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五、练习与实践
1、整理巩固文言知识
2、诵读全文,归纳廉颇与蔺相如的性格特征
第二课时
一、学生口述故事梗概,提高概括与表述能力。
二、探究思考
1、描写人物和事态,形象逼真是本文的文学成就,试加以赏析。
〖典型事件表现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实可信感人〗
课文以写蔺相如为主,廉颇为辅。写蔺相如没有写他—生的事迹,只选择三个典刷事例来突出他的性格特征。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写他对敌斗争的大智大勇;
负荆请罪,写他的顾全大局,宽厚待人。
三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蔺相如的思想品质,集中、凝练、鲜明的艺术效果。
写廉颇,主要通过“负荆请罪”这一典型事例来体现他的坦率偏激的个性与勇于改错的精神。渑池之会则表现作为武将的文韬武略,善于应变与对赵王的赤胆忠诚。
〖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蔺相如是在秦国威胁利诱,赵国群臣束手无策的矛盾中出场的;又在秦廷与秦王面对面紧张而尖锐的斗争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在处理与廉颇的矛盾中,他退让避辱,委曲求全。对待不同矛盾的不同处理,把蔺相如的性格刻画得更加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