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份。

  22 短文两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2.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进一步了解“铭”与“说”两种古代文体的特点,同时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的妙处。
  2.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激活思维,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简评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洁脱俗的情怀。

  重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难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诵读、讨论

  刘禹锡、周敦颐的画像。

  2课时



  同学们,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今天,我们的居室也变得越来越宽敞。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在城市里、在我们的身边,可能还存在着“蜗居”现象,然而,住房小不等于志向小,下面,请让我们一起听听《陋室铭》的作者是怎样说的吧。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唐代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进步思想家。王安石称他为天下奇才,白居易称他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22.短文两篇
  精彩开篇词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这是对那些身居陋室,胸怀天下者的歌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对那些不随流俗,洁身自好者的赞美。其实,这两句流传千古的格言警句是有来历的,它歌颂的是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刘禹锡,赞美的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刘禹锡和周敦颐是怎样的人?有怎样杰出的文作?请随我一同走近课文——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文言词语,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这两篇短文。
  2.理解文章主旨,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3.体悟两位作者高洁的人生志趣,做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陋室铭》
  一、情境导入
  陋室,是刘禹锡的居室名,意思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走进他的陋室,你一定会被刘禹锡的高风亮节深深打动。
  二、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德馨(xīn)  苔痕(hén)  鸿儒(rú)
  案牍(dú)  西蜀(shǔ)
  2.听教师范读,划出朗读的停顿。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