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有教学设计,约3610个字。
18.《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
阳山县阳城镇水口学校黄菲
【设计思路】
《小溪流的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语文(语文版)第五单元的第二篇文章,体裁为童话。本文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小溪流的变化为主线,表现了关于“成长”的主题思想。学习这样的童话,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以达到审美的愉悦。因此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理清作者的思路,逐步深入,领会童话故事的思想内涵,并了解童话的一些写作手法,体会其富有童趣的语言特色。本设计的思路如下:关于朗读教学,首先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探究、感知形象,培养想象力,组织学生讨论和评价朗读情况,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和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最后教师对小溪流、小河、大江和大海所说的话作示范朗读,然后学生再次扮演文中的各角色并朗读他们所说的话,再现文中形象。同时,本设计力图通过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启迪学生思维,让他们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和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的】
1、理解小溪流的形象。
2、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3、巩固对童话特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认识小溪流的成长过程,理解课文的主题。
难点:1、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2、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课文的主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曾无数次高歌滔滔不绝的大江,我们曾不停地歌咏波涛汹涌的大海,可有谁知道,他们曾经是一条小小的溪流,有谁知道,小溪流有一首歌,是永远唱不完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小溪流的赞歌。
二、检查预习(投影出示)
1、给加点字注音
牢骚() 沉淀() 阻碍() 恐吓()
怨恨()水磨()眺望()泡沫()
2、解释下列词语
(1)兴致勃勃:
(2)无穷无尽:
(3)富足:
(4)牢骚:
(5)沉淀:
(6)恐吓:
3、作者简介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严文井的童话具有崭新的社会内容,睿智、隽永,富有哲理,饱含激情,风格清新,语言优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