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60字。
科目 初二语文 教学内容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主备人:毛春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过程和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朗读品析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文本,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强烈的环保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 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从中总结教训。
课时安排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教学过程如下:
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学生搜集有关描写优美环境的诗句,插图绘画。
(2)本节口号:“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3)班级宣誓。
(4)导入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白高唱黄河,杜甫低吟长江。面对水的风情,孔子就曾说:“智者乐水”。 老师今天就要带大家去看一方水,它的名字就叫“罗布泊”。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二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自主学习 1、课文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
2、针对题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
3、师出示黑板,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要求:默读思考,圈点勾划,抓住关键词,简要回答:
①罗布泊过去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②罗布泊现在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③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
④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⑤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发出怎样的呼吁?
⑥展示生字词
交流展示 分小组抢答得分(师板书)
⑴仙湖、绿洲
⑵荒漠、神秘
⑶改道、四盲
⑷青海湖、月牙泉
⑸痛惜、拯救生态环境
⑹略
教师点评 小结:本文开始写的是( )的罗布泊,接着过渡到写( )的罗布泊,接着写(),最后又举出两个例子——( )和( ),作为进一步的证据。
合作探究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
下面我们分组合作研讨,1、2 、3、4组找出各问题相对应的具体文字。要求:①小组齐读。②简要在书边上作批注,写出自已读后的感受并互相交流。③推出优秀代表班内朗读表演。
第5组“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怎样救?为什么不救罗布泊?
第6组起义保护环境为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至少5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