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训练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训练: 文科加考内容(附加题)增分突破1.doc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训练: 第1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1 .doc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训练: 第1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2.doc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训练: 第1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3.doc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训练: 第2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1.doc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训练: 第2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2.doc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训练: 第3部分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doc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训练: 文科加考内容(附加题)强化训练:(1).doc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训练: 文科加考内容(附加题)强化训练:(2).doc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训练: 文科加考内容(附加题)强化训练:(3).doc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训练: 文科加考内容(附加题)强化训练:(4).doc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训练: 文科加考内容(附加题)强化训练:(5).doc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训练: 文科加考内容(附加题)强化训练:(6).doc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训练: 文科加考内容(附加题)增分突破2.doc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训练: 文科加考内容(附加题)增分突破3.doc

  考点归类,对点模拟练能力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
  [唐]柳宗元
  公字惟深,其先河东人。公应机能断而遇节必立。年十余岁,有称神巫来告曰:“若相法当夭且贱,幸而为释,可以缓而死耳,位禄非若事也。”公诸父素加抚爱,尤所信异,遽命夺去其业,从巫之言也。公不可,且曰:“夫性命之理,圣人所罕言,缙绅者所不道,巫何为而能尽之也?且令从之而生,去圣人之教而为异术,不若速死之愈也。”
  开元中,举汝州进士,计偕百数,公为之冠。江南西道连帅闻其名,辟至公府。以信州都邑人罹凶害,靡弊残耗,假守永丰令。公于是用重典以威奸暴,溥太和以惠鳏嫠,殴除物害,消去人隐,吏无招权乾没之患,政无犯令尨茸之蠹,宰制听断,渐于讼息。耕夫复于封疆,商旅交于关市。既庶而富,廉耻兴焉;既富而教,庠塾列焉。
  泾卒之乱,公以变起卒遽,尽室奔匿于终南山。贼徒访公所在,追以相印。既及公而问焉,公变名氏以绐之,捐家属以委之。贼遂执公爱子,榜棰讯问,折其右肱,而公不之顾。即步入穷谷,披草径,逾秦岭,由褒骆朝于行宫。上嘉其诚节,不时召见。公顿首流涕,累陈计画。贼平策勋,赐轻车都尉,封宜城县开国伯,拜尚书兵部侍郎。是岁,盗据淮浒,方议讨戮,宰相以大理评事李元平者有名,以为才堪攘寇,拜为汝州。群臣望声徇利者皆曰德举,公独慷慨言于朝曰:“是夫喋喋,炫玉而贾石者也。华而不实,异代同德,往且见获,何寇之攘?”时人不之信也。未几,盗袭汝州,以元平归,凡百莫不嗟服焉。
  贞元五年二月五日,薨于昌化里。公累更重任,禄秩之厚,布于宗姻,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无一亩之宫以聚其族属。有一于此,尚宜旌褒,矧兹备体,焉可以已:固当饰以荣号,章示后来。
  (选自《柳宗元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遽命夺去其业         夺:改变。
  B.人罹凶害  罹:遭受。
  C.渐于讼息  息:停止。
  D.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  处:与……相处。
  解析 D项,处:安排,处置。
  答案 D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个自称神巫的人给年少的柳惟深看相,认为他会早死,并且享不了高官厚禄,解决的办法就是出家为僧。
  B.柳惟深代理永丰县令时,采用严刑峻法打击奸恶横暴势力,并且出台宽和政策救助无依无靠的人,从而百姓富裕,教化得以推行。
  C.泾州士卒发生叛乱,柳惟深带着全家逃到终南山藏匿,贼徒用相印来引诱他,他不为所动,受到严刑拷打,也不屈服。
  D.柳惟深善于识人,当群臣都认为宰相为朝廷举荐的攘寇之人很得当时,只有他认为不合适,后来事实果然如他所料。
  解析 C项,受到严刑拷打的不是柳惟深。
  答案 C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及公而问焉,公变名氏以绐之,捐家属以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当饰以荣号,章示后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等到找到柳公并且询问他的时候,柳公改变自己的姓名来欺骗贼寇,并且抛弃家人来把他们交付给贼寇。
  (2)本来就应该用荣耀的谥号来赞扬他,彰显给后人来看。
  ……
  考点归类,对点模拟练能力
  1.(2016•南京、盐城一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
  (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________________。              (老子《道德经》)
  (8)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张》)
  答案 (1)善假于物也 (2)间关莺语花底滑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卷起千堆雪 (5)天街小雨润如酥   (6)一曲新词酒一杯 (7)大辩若讷 (8)切问而近思
  2.(2016•苏北四市期末)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____,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6)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7)________________,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
  (8)________________,成如容易却艰辛。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答案 (1)无以至千里 (2)春与秋其代序 (3)转轴拨弦三两声 (4)舞幽壑之潜蛟 (5)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6)静影沉璧 (7)后生可畏 (8)看似寻常最奇崛
  3.(2016•苏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4)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望美人兮天一方。                 (苏轼《赤壁赋》)
  (6)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__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8)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答案 (1)白露为霜 (2)春与秋其代序 (3)大漠孤烟直 (4)唯见江心秋月白 
  (5)渺渺兮予怀 (6)气吞万里如虎 (7)小学而大遗 (8)断肠人在天涯
  4.(2016•常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
  (2)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5)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7)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8)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 (1)朝菌不知晦朔 (2)春与秋其代序 (3)猿猱欲度愁攀援 (4)无边落木萧萧下 (5)杜鹃啼血猿哀鸣 (6)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7)举匏尊以相属   (8)舞榭歌台
  ……
  考点归类,对点模拟练能力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行走的死亡沙漠
  黄雅思
  在没有水的时候,各样的生命被从领土上驱赶,唯一留下来的是支撑着所有生命与自己生命的泥土。在最后一点生命被榨干的时候,它们留下最后也是最坚定、最宝贵的意志,用无法想象的巨大压力把这最重要的部分压进自己的骸骨,然后用哆嗦着的、枯瘦的手抹去嘴角最后一丝残笑。这时,一个全新的载体就生成了。成片的泥土接二连三地死掉,垒成巨大的沙堆,而当沙互相渗透,它们的意志合为一体,它——沙漠就形成了。
  沙是死者的尸骸,不同的是这尸骸居然还保留着自己的意志,而且似乎越发坚定,这也就是它存在的意义。沙与泥土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需要任何其他生命与非生命的支持,支撑它的是自己的意志。它有最简单的构造,不需要新陈代谢,甚至也不需要水来固定,因为它,是漂泊的、孤独的生灵。
  世上再没有能超过沙的浪子,它总在不停地流浪,永不停歇。微尘也好大漠也罢,总是从一处漂移到另一处,没有哪一个地方可以让它停下,除非这里有泥土,有湿润的回忆阻拦。
  这大概也是我们畏惧沙漠的原因,除了荒凉,还有就是对流浪的恐慌。
  我们都是有家的幸运儿,就算没有家,总也有个容身之所,而且也不用被自己心中的什么东西驱赶着前进,我们渴望的是安定,不是四处奔逃。
  沙不一样,它要不停地走,你今天在这里看到的沙和昨天在这里看到的沙是不同的,是因为它要不停地追寻和逃离。
  追寻,是因为意志。沙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追随自己背负的意志,并寻找一个适合的地方让其繁茂生长。这是它绝对无法摆脱更不能背叛的使命,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它的存在就失去意义。
  逃离,仍是意志在作祟。它不能停下,因为停下就等于背叛自己的使命,这是一种无耻的怯懦,对于一位只剩下枯骨的勇士,更是一种莫大的凌辱,它要远远离开这难以忍耐的煎熬。还有更危险的,沙一旦放慢脚步,时间的利齿就会把它嚼碎,连同它那可怜的,还未生根的小小梦想一起,咽下黑洞似的胃袋。
  因为沙在走,于是沙漠也跟着聚拢或扩张。成片的沙漠,呈现令人心碎的柔黄色光泽,几乎没有人能理解它们的执着,或者根本就没有人尝试过要去揣摩它们的心思。
  这些可怜而可爱的生灵,一路劳累奔波,但即使是一位英雄,又经得起几次雨雪风霜?太多的泥土不能等到最后,比如屈原、杜甫,又或者是苏东坡——无边的痛苦无疑征服了他们,摧毁了他们,这种征服与摧毁是强有力的、无可抗拒的。于是他们看到自己的破裂,无数的烟尘从心中迸出,只留下一片衰微的枯黄。
  但泥土毕竟没有真的毁灭,沙会代替它们前进,不过这时它们更加坚强也更轻快,没有肉体和各种欲念的牵绊,它们的脚步会变得更加坚定,因此虽然要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它们也乐于经历这样的蜕变——虽然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无边的精神折磨。
  沙继续在励志的道路上前行,有时会遇到同类,于是它们聚集但又不黏合,互相扶持又不相互牵制,它们聚聚散散,沙漠也跟着扩大缩小。
  沙漠不过是沙的集合,说得更具体,不过是一堆尸骨的坟丘,然而它却负担着最艰巨的任务。可怜沙漠多么劳累,清晨刚送走东坡一樽的江月,傍晚又迎来希文一楼的感伤,“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要以怎样的心情来理解这其中的悲情与凄苦?这绝不是落魄不得志的醋酸笑骂与讥讽那般简单,这是宏大的、孤独的悲壮。但它们又实在还有希望,对自己的希望和对人世的希望,这希望只带来了更深的绝望,然而希望是不可消灭的,于是它们扭曲地前行着,像是跳给谁的祭亡之舞。
  或许我不该这样描述,毕竟希望是不可磨灭的。也许有那么一天,沙漠会停止流浪,沙会找到自己的家园,重新变为泥土,生根发芽。
  但是现在,仍有无边的沙漠覆盖着地表,无边的沙在前进,狂风肆虐,遮天蔽日,遥远的夕阳从丘顶倾泻而下,无数的光珠在沙上滚过,溅起绛紫的血滴染红天际的云霞。
  这时或许会有一个诗人,从和自己融为一体的沙中走过,远远地瞥见了滴血的残日,并由此缔造出一个完满无缺而又悲从中来的世界。
  这会是一个巨大的伤痕,因为从这里透视着人世的创痛——我们本来不该有这样的故事。
  (有删改)
  1.文章第五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了“我们”“有家”或“有安身之所”的生活现状以及对安定的渴望。与沙进行对比,突出沙子不停行走流浪的特点。
  2.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从修辞和句式的角度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沙虽然失去了生命,但仍然有自己坚定的意志。②运用否定和肯定句式。肯定了历史上意志坚强者身上的精神不会消亡,并深深影响和激励着后人。
  3.结合全文,概括“沙”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是泥土的新的生命(或“泥土的全新的载体”等),这个生命是用意志支撑的,它是漂泊的、孤独的生灵,它不停地追寻和逃离。
  4.文章最后说“本来不该有这样的故事”,请从”该有”和“不该有”两个角度分别加以探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