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50字。
《将进酒》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3、激发学生学习李白诗歌的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4、鼓励学生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 理解本诗中诗人情感并把握其变化
2、 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诗中作者激愤的思想感情的准确把握
教学设想
1、 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教学目标。
2、 教学方法:诵读引导法、探究谈论发。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诗歌,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同时通过诵读提示的方式,让学生注意把握本诗的朗诵情感和节奏,从而更进一步的品味诗歌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因为“愁”而喝,怀才不遇,喝!仕途失意,喝!功业未成,喝!离愁别绪,也喝!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穿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狂言,因酒而成传世佳作。
唐代天才诗人李白在这个方面尤为突出,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的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小黑板出示】一个嗜酒如命,狂放不羁的李白跃然笔下,不过李白不仅能喝,而且也善劝酒。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的一首劝酒歌——《将进酒》,感受他与酒的不解之缘。
二、背景介绍、解题
1、解 题
“将进酒”中的“将”读“qiāng”,为“请、愿”的意思,“将进酒”意为劝酒歌,多为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2、背 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个朋友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等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诵读训练,整体感知
1、学生放声朗读,纠正字音
2、自习五分钟,理解诗歌大意
3、通过问题,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问题一】请同学们依据诗歌内容作一个大胆推测,宴饮后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明确】
形象:大醉,酣睡不起
理由:①“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饮酒多)
②“将进酒,杯莫停。”(饮酒快)
【问题二】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明确)
【明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