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含解析)
【金版教程】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专题1 正确使用词语(含解析).doc
【金版教程】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专题10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含解析).doc
【金版教程】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专题11 论述类文章阅读(含解析).doc
【金版教程】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专题12 小说阅读(含解析).doc
【金版教程】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专题12第2讲 散文阅读(含解析).doc
【金版教程】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专题13 实用类文本阅读(含解析).doc
【金版教程】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专题13第1讲 考点2 把握传主形象(含解析).doc
【金版教程】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专题2 辨析并修改病句(含解析).doc
【金版教程】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专题3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含解析).doc
【金版教程】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专题4 仿用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解析).doc
【金版教程】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专题5 选用、变换句式(含解析).doc
【金版教程】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专题6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解析).doc
【金版教程】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专题7 图文转换(含解析).doc
【金版教程】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专题8 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
………………………………………………
………………………………………………
时间:45分钟 满分:62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基础组
1.[2016•武邑中学模拟]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从某种意义上讲,控制了财权,管好了政府的“钱包”,诸如约束三公消费、________行政开支、遏制奢侈浪费之类的难题,将随之迎刃而解。
②在青岛市中心血站,小记者们参观了血液的采集、检测、保存的整个过程,像好奇宝宝一样不时提出各种问题,详细________了采访的每个细节。
③非法侵入是国际民航保安的常用语之一,未经________进入停机坪、候机室等限制区域,都是非法侵入,各国均将非法侵入行为定为违法犯罪。
A.节减 记录 授权 B.节减 记载 受权
C.节俭 记载 受权 D.节俭 记录 授权
答案 A
解析 节减:节省减少(费用)。节俭:用钱等有节制;俭省。“节减”为动词,“节俭”为形容词。此处用“节减”较为合适。记录: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记载:把事情写下来。此处应用“记录”。授权:把权力委托给他人或机构代为执行。受权:接受委托行使做某事的权力。根据词义,此处应用“授权”。
2.[2016•枣强中学一轮检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愤青们赏识的是自己的情感,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忧国忧民的,这诚然有道理,但是须知,只有用理智指导情感,方能百战百胜。
B.“女汉子”一词的走红,是对阳刚之气的肯定和呼唤,男人柔弱,转而向女性身上寻求阳刚之气,岂不可悲?C.他平时做事总是毛毛躁躁的,而且他目光短浅,目无全牛,以致一些简单的事情他都做不好。
D.九月的天气,秋风已带来了寒意,百花园中多种鲜花早已纷纷凋落,青春不在了,唯有菊花万紫千红,大显神威。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项,赏识: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多用于上对下)。此处当用“欣赏”。B项,走红:①遇到好运气;②吃得开,受欢迎。C项,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此处不合语境。D项,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此处不合语境。
3.[2016•衡水中学周测]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发展向前的步伐________不能罔顾系统稳定问题或不理市场是否准备就绪,但若是过分________,亦可能会错失重要的战略良机,________是在今天这个竞争已然白热化、业内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下。
A.固然 保险 何况 B.固然 保守 特别
C.虽然 保险 特别 D.虽然 保守 何况
答案 B
解析 “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虽然”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固然”比“虽然”语气更肯定,第一空应用“固然”。“保守”指维持原状,不求改进,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保险”指稳妥可靠。联系“过分”可知,第二空应用“保守”。“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与语境不符,故第三空应用“特别”。
4.[2016•冀州中学月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那天夜晚,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是________的表情,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我________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________那是音乐、绘画,________书籍。A.迷醉 不止 不管 还是
B.陶醉 不只 不管 还是
C.迷醉 不只 如果 或者
D.陶醉 不止 如果 或者
答案 A
解析 “迷醉”的程度要比“陶醉”深,它是指“沉迷,陶醉”。“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强调“数目多”;“不只”是“不但,不仅”之意,不能与“一次”搭配。“不管……还是……”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如果”与“或者”不搭配。
5.[2016•武邑中学周测]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农村改革以前,这个地方非但没有水浇地,________吃的水都得到几十里以外去挑。
②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________从前一些神话中的幻想都可能成为现实。
③他没有从上次的错误中接受教训,________这次又犯了更严重的错误。
……
……………………
………………………………………………
对应学生用书P358 时间:45分钟 满分:89分
基础组
1.[2016•冀州中学热身]请把“生命、季节、年轮”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们的生长轨迹,如树之年轮。随着季节的一次轮回,我们的生命之树,就会多出一道“年轮”。这些“年轮”或细细的、窄窄的,如软细的发丝;或粗粗的、宽宽的,如盘曲的标尺。而我们,则在这些不一样的“年轮”里,渐渐成熟起来。
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本题的关键是把这三个词联系起来,然后扩展成一段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尤其是词与词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联,并且一定要注意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
2.[2016•枣强中学周测]请以“山水”和“文章”两个词为中心扩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7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古人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可以借文章以灵气,文章亦能增山水之声名。好山水与好文章一旦相遇,便注定双双走向不朽与永恒。
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扩写时,宜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寻找“山水”和“文章”的相互关系,字数要控制好。
3.[2016•冀州中学预测]下面两题请你任选一题,写一段话,要求语言准确、生动。(不超过100字)(4分)(1)请以“时代是一棵树”为起句,围绕“真抓实干”这个话题写一段话。
时代是一棵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以“中国文学迸发出了巨大活力”为起句,围绕“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话题写一段话。
中国文学迸发出了巨大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时代是一棵树,)真抓实干是汲取营养的根,和谐社会则是那一片硕果。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忘记了真抓实干,就意味着衰败;忘却了科学发展,就意味着倒退。在繁茂的树荫里,我们应该把“真抓实干”作为汲取营养的根,壮大时代这棵树。
(2)(中国文学迸发出了巨大活力,)当代作家创作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影响力提升的体现。他的创作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繁荣民族文化做出了新的贡献。(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语段能力。考生解答时要审清题干要求,明确对象,根据给出的起句,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去扩写。
4.[2016•冀州中学猜题]某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册《陶诗画意》,请你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中的“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构思画面内容。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50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纱帐被风吹起,一片叶子在地上翻转,瘦削的诗人披上衣裳坐了起来,一只小猫偎在诗人身边不愿离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题干中所给的诗句既是扩展的提示句,又是扩展的中心句。考生在答题时要展开丰富的想象,不要拘泥于诗句本身,而要把诗句的意境营造出来。
5.[2016•武邑中学仿真]以“北雁南飞”为开头,按要求各写一段话,每一段话均不少于50个字。(4分)
(1)运用描述性语言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
考点二 把握传主形象
基础点: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所以,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要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1)要对人物事迹进行概括;
(2)分析人物精神形成的原因;
(3)自己受人物怎样的启迪;(4)对人生的看法的个性化解读;
(5)人物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关系等。
重难点:传主在传记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与时代、社会、家庭、人际关系网有着复杂而不可分的联系,所以理解传主形象,必须与这几种因素结合来分析。
[考法综述] 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此外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性格、精神、思想,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手段,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阐述从文学形象中得到的启迪,也是把握传主形象的关键角度。
命题法 把握传主形象特点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齐白石的吝啬与慷慨
潘剑冰齐白石是很会过日子的人,俭而近乎吝,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趣味横生的话柄。
齐白石自己打造了一个大柜子,吃的用的全都锁在里面,钥匙随身带着。黄永玉在《比我老的老头》里,谈到自己经李可染引荐第一次拜见齐白石的情景:老人见到生客,照例亲自开了柜门的锁,取出两碟待客的点心。一碟月饼,一碟带壳的花生。路上,可染已关照过我,老人将有两碟这样的东西端出来。月饼剩下四分之三;花生是浅浅的一碟,“都是坏了的,吃不得!”寒暄就座之后我远远注视这久已闻名的点心,发现剖开的月饼内有细微的小东西在活动;剥开的花生也隐约见到闪动着的蛛网。这是老人的规矩,礼数上的过程,倒并不希望冒失的客人真正动起手来。天晓得那四分之一块的月饼,是哪年哪月让馋嘴的冒失客人干掉的!
不过,很多人未必像黄永玉这样了解老人的心思,他们初来乍到,或许觉得却之不恭,只好勉为其难尝一尝。张大千就说过包括自己在内不少人在齐家吃到过“发霉的点心”。
在穿的方面,齐白石一直“从一而终”,一件衣服除非不能再穿了,否则绝不将之抛弃。他晚年经常受邀参加各种大型宴会,每次都穿着一件蓝布袍子。这是他唯一的“礼服”,多少年未曾变过。后来在九十五岁寿辰时,学生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大家凑份子,给他买了一件新大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