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23张,教案约1470字。
《项脊轩志》教案
安阳县一中 孟慧英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写作特色。
3、学习本文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古至今,书斋一直是读书人放牧思想的精神家园。它有时反映文人的志向,有时寄托文人的情怀。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归有光的项脊轩,倾听关于他的光阴的故事。
(板书课题;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二、 品读全文
归有光是明代伟大的散文家,被时人称为“今之欧阳修”。其文被称作“明文第一”。 《项脊轩志》又是归有光的代表作,受到明清时期一些大家的赞赏。 下面我们品读课文,感受这篇文章的艺术魅力。
问:散文要读什么?怎么读?
明确:结构、语言、抒情技巧
小组各选一项分析。
1、 教师范读,学生思考。
2、 学生齐读读思考。
3、 小组交流。
4、 小组汇报。
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补充。
明确:
1)结构:结构严谨,形散神聚。
2)语言:清新、淡雅、朴素、含蓄、不事雕琢而蕴满深情。
①品味朴素、不事雕琢而蕴满深情的语言特色。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②品味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3)抒情技巧:记琐事,描细节,抒深情。
①体会“记琐事,描细节,抒深情”的传情技巧。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②品味结尾“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处。
例: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犹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