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960字。
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 必修5 文言文单元
【单元说明】
人教版必修5收录了三篇古代抒情散文。所选篇目包括了从先秦到唐代的作品,既有散体文,又有辞赋和骈文,它们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家名篇。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赋的代表作品,表达了作者辞官回归田园的强烈愿望和归途上的心情,叙写田园生活风貌,以及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乐趣。
《滕王阁序》展示出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描绘了滕王阁周围的景色和宴会的情况;并由景及情,抒发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和不懈追求的凌云壮志。本文虽然是骈文,但作者大胆创新,打破了六朝骈文的陈旧格局,一改陈陈相因的文风。全文文脉贯通,摆脱了一般骈文模山范水的窠臼,融入真情实感,真正做到文情并茂、情景交融,所以能流传千古。
《逍遥游》阐发了作者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虽然富含哲理,却一点也不抽象枯燥,而是将深刻的哲理融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之中,激情澎湃,荡气回肠。《逍遥游》是我国散文史上的名篇。
《陈情表》是作者写给皇帝的奏章,文中详尽而委婉地叙述了作者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艰难处境,申述了自己暂不能应诏赴任的苦衷。文章直抒真情,不假雕饰,以陈情统摄叙事、说理。
我们在学习古代散文(文言文)的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文言文断句
古文断句有其原则和规律,原则分为结构原则和意义原则,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
2.筛选信息、分析综合
对于文言文阅读中“信息”的筛选,主要是在遵循原文内容事实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指向的理解和把握。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目前的试题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考查融入到文言语的翻译中去,与考查其他文言知识整合起来,形成表面看是翻译,其实是既考查文言实词,又考查文言虚词,也考查文言句式的综合题。
4.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古代文化知识是近两年高考中新出现的考点,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了解、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要点详解】
要点 名称
要点1 文言文断句
要点2 筛选信息、分析综合
要点3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要点4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要点1:文言文断句
[要点解读]
古文断句有其原则和规律,原则分为结构原则和意义原则,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例:“今/天下三分。”(《出师表》)“今”是一个词,“天下”又是一个词,不能把“天下”断开,“今”和“天”不能连读。 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唐贤今人的诗赋刻在它的上面。“唐贤今人诗赋”是个偏正短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