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10字。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介绍诗人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看课下注解①杜牧,晚唐诗人,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他善于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融入诗中,他的文也不例外。(板书课题,进入新课)
二、题解
1、阿房宫。秦宫殿。《史记》载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汉书》载阿房宫“东西五里,南北千步”。相传被项羽所烧。在西安的阿房宫遗址,地基面积达54万平方米。
它的读法有两种:①阿房宫是指山旁边的宫殿,阿读ē音,房字古音读páng,‘房’是个通假字,是旁边的‘旁’,应该读‘páng’;②读ē fáng,房是一个地名。
2、赋: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赋的内容是体物写志,是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因此,本篇《阿房宫赋》标题可以解读为“通过摹写阿房宫来达到作者抒发情志的目的”。本篇中作者的“情志”是什么?(看课下注解,划出“本篇赋借写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揭露了秦王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
这种文体在艺术上注重铺陈,语言上使用华美的词藻。此外,赋很讲究声韵的美。它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了一种自由而又严谨、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三、诵读文章1、听范读,标注字音。2、自由读、个别读,扫清字音、断句问题。3、齐读。
四、划出文章结构赋,是体物言志,因此本文也可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在何处划开?第二段段末,前面是“体物”,描绘阿房宫。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