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290字。

  高考语文北京卷古诗鉴赏题中的选择题
  【试题一】2002年春季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8-9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9.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野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C.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试题二】2002年夏季
  1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②题。(6分)
  登鹳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后废毁。
  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试题三】2003年夏季
  1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①-②题。(6分)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