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题,约10440字。

  第二专题 复习检测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和道家学派站在不同的立场,运用不同的观点、方法探讨了人的自身修养、人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形成一系列非常重要的观点,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维系人类社会正常运作,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儒家与道家,儒教与道教,长期以来和谐共存,创造了文化和谐、宗教和谐的典范。孔子主张“和而不同”,老子主张“和光同尘”。儒道两家的学说都具有极大的兼容性。这种兼容性,实际上就是开放性,与社会前进同步发展的适应性、创造性。这也是我们中华文明难能可贵之处,它与外国历史上某些排他性很强的宗教文化有明显的差别。儒家和道家主张以宽阔的胸怀、以宽容的思想处理纷繁多元的客观世界,对于当前“多元化”趋势下越来越剧烈的竞争关系,不但可以起到良好的协调作用,而且有利于促进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建立,使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人际关系变得更为密切复杂了。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人际关系也会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的污染,权钱交易和尔虞我诈、非法牟取暴利等腐败行为也会滋生蔓延,激化人际之间矛盾,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在这种情势下,提倡儒、道的和谐精神尤为必要。儒、道两家都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权利、自由,注重人际和谐,体现了以民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和以民为本重建社会的理想。
  佛教大力宣传:“和谐社会,从心开始。”其实,儒、道两家也是将心灵的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基础。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而精神文明的核心是道德修养。儒、道两家都十分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有许多深刻精辟的见解。孔子学说以仁义礼乐为中心,其中“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能“修己治人”,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反对的是虚伪的道德,扭曲人性的文明,他们要重建的是自然无为、真率自由的文明。老子着意提倡的是敦厚、纯真、质朴、虚怀若谷的道德。两千多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以儒家和道家关于道德的论述互为补充,进行修养,培育了鄙薄功名富贵,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系到人类的存亡,文明的盛衰。儒家和道家的先哲强调的是“天人合一”。孔子教育人要“泛爱众”,孟子要求人要发挥天赋的“恻隐之心”。自然无为是道家哲学的核心。道家所讲的“自然”,不仅指自然界本身,而且要遵循万物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不加干涉。自然的观念是道家处理人际关系、人与万物以及宇宙本体关系的最重要带有普遍性的原则。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不是疏远了而是更加密切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凭借高科技,在自然界获取丰富的物质财富和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因此,在发展高科技的同时,一定要用“天人合一”的原则作指导,遵循宇宙本体和自然界万物的自身规律,全面考虑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文明进步的关系。
  (摘编自汤恩佳《儒道合作 共建和谐世界》,有删改)
  1.下列关于“和谐世界具体表现”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谐世界应体现出文化的和谐与宗教的和谐。
  B.和谐世界应体现出社会的和谐与人际的和谐。
  C.和谐世界应体现出心灵的和谐与道德的和谐。
  D.和谐世界应体现出人际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儒道两家的学说都具有开放性、适应性、创造性,都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
  B.儒道两家的学说虽然立场、观点、方法不同,但对构建和谐世界都起到重要作用。
  C.儒道两家都非常重视人的权利和自由,都希望统治者能以“仁”为本来治理国家。
  D.儒道两家都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们要遵循宇宙本体和自然界万物的自身规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前“多元化”的趋势下,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以宽容的思想来处理各种关系,必然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B.一直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都能做到鄙薄功名、出污泥而不染,这与儒家和道家所提倡的道德修养是分不开的。
  C.外国历史上有些宗教文化具有很强的排他性,与之相比中国的儒教和道教却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这非常可贵。
  D.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如何遵循自然规律,全面考虑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杜杲,字子晖,京兆杜陵人也。杲学涉经史,有当世干略,其族父攒,清贞有识鉴,深器重之,常曰:“吾家千里驹也。”永熙三年,起家奉朝请。周明帝初,为修城郡守。属凤州人仇周贡等构乱,攻逼修城,杲信洽于人,部内遂无叛者。寻率郡兵与开府赵昶合势,并破平之。入为司会上士。
  初,陈文帝弟安成王顼为质于梁,及江陵平,顼随例迁长安。陈人请之,周文帝许而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