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100字。
就事论事文如何“论事”?
1、分析好“事”是基础
就事论事。即对材料所言之人与事是非得失进行议论分析,往往不需要“联系实际”,就是评说一件事情、一个问题或者是针对几件事情、几个问题进行评说。
就事论事,首先要就事,就事就是不能离开事,紧紧扣住事去论,所以分析好事,是论事基础,事没有分析好,就没有办法论,论就是分析,而分析好事,是下一个分析理由的基础。前一个分析是后一个分析的前提条件。
如题:
热心市民在地下通道设立一面“爱心墙”,它的功能是让市民把闲置的衣物挂在上面,为需要的人提供方便。市民纷纷捐助,衣物堆积如山。有人闻讯而来,挑了一些自己合适的就走了。然而不到一天,就有不少人向相关部门投诉:衣物乱堆,道路难行,现场狼藉。不久,“爱心墙”就被叫停。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完成写做任务。
材料分析:
本则作文材料介绍了“爱心墙”的功能,社会效果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从材料看,民众对“爱心墙”的公益功能并无异议。材料的焦点应集中在由设立“爱心墙”引发的社会矛盾上。不难看出,本则材料存在至少如下矛盾:
热心市民设立“爱心墙”与相关部门叫停;
爱心人士捐赠衣物与“衣物乱堆,道路难行”;
受助者挑选“合适”衣物与“现场狼藉”;
民众的“投诉”与爱心人士的“热心”。
仔细分析,这四种矛盾可归纳为:动机(目的、愿望)与结果,严格执法(保护权利)与宽厚包容,新生事物的保护与打压,行动与规则,利己与利人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矛盾并非水火不容,无法消弥。
考生写作本文时应重在分析以上矛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解决的办法,可以选择其中一点或几点深入分析,并能提出相应的措施,展现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思维品质与语言表达能力。
2、找好角度是切入点
写作角度就是作者选择和处理议论材料的着眼点,也就是文章构思的出发点。由于议论对象具有多侧面的特点,每一个侧面都可以作为议论的角度,因此根据题意,抓住主要、深刻的侧面,深刻理解这一侧面的特点,以及这个侧面同事物整体、同其他侧面的关系,也就抓住了议论的的切入点,或说抓住了入议的角度,确定了入议的范围。确定了切入点,从这一点出发对议论对象作出判断,表达自己鲜明的看法,论点就提炼出来了。
议论角度与立意:
(1)从爱心人士(热心市民)角度:
①有爱还要有“心”,周密策划,让“爱心墙”规范运行。
②爱心公益,应遵循公共秩序。
③好心能否办好事?爱心公益,也需规范化。
④有了“爱心墙”,更要“爱心桥”。(或“只有‘爱心’的‘爱心墙’是不够的”)
⑤设立“爱心墙”,要因地制宜,不可盲目跟风。
(2)从监管部门角度:
①对市民(草根)公益,要多一些鼓励与宽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