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11张,教案约2050字。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
一、 导入
同学们,对于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来说,战争似乎已经是遥远的事情了,但每当提到
这个词,我们的头脑中都会浮现出相关的画面,下面我就请几个同学来说说,你的头脑中有怎样的与战争有关的画面。
(请两三名同学回答)
的确,我们通过影视作品,对战争有了初步印象,但真正对战争有发言权的是亲历战争的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看看战争给人带来怎样的伤害。
二、 教学过程
(一) 梳理情节
在文章中,“一个人”是指谁?(索科洛夫)
索科洛夫在遭遇不幸的过程中,一共几次有“家”?分别是怎样的“家”?这些“家”
后来怎么样了?
一共三次有“家”:
第一次:妻子伊琳娜,儿子阿拿多里,还有两个女儿。这是一个幸福圆满的家。因为战争,索科洛夫不得不参军,妻子儿女又被炸死,家变得残缺不全。
第二次:梦想中的家,为儿子娶媳妇,自己抱抱孙子。这是梦想能回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享受天伦之乐。结果随着儿子牺牲,这个家的美梦破灭。
第三次:领养凡尼亚,组成新的家。这是由两个各自流浪的、孤苦伶仃的、失去了一切的人组成的特殊的家。组成了新家,但面临重重困难:索科洛夫失去了工作,他又担心自己死去,吓坏凡尼亚。
“家”的一次次被毁,即使有了新家仍然噩梦连连,这正是战争带给人的伤害。
(二) 研读“微微细笔”
1、 合作讨论
索科洛夫除了有天伦之乐的美梦外,还做过怎样的“梦”?怎样理解这些“梦”?(分组讨论)
(1) 俘虏营里,妻儿团聚的“幻梦”。战俘营中不堪虐待,妻儿成了索科洛夫活下去的精神支柱。身处牢狱之中依然坚强乐观,充满温情。
(2) 找到儿子,天伦之乐的“美梦”。画面平常而温馨,体现出他的坚强乐观。
(3) 战争结束,创伤仍在的“噩梦”: 战争留下的心灵创伤无法治愈。(小姑娘安妮说要在混乱、苦难和死亡做成的基础上建设人生是完全不可能的。)
2、 继续研读
“父”“子”相遇后的哪些描写让你很有感触?
例:
(1)他听到我的叫声,身子哆嗦了一下,跳下台阶,爬上踏脚板……
(2)夜里,他睡熟了,我一会儿摸摸他的身体,一会儿闻闻他的头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