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2 字形(专题).doc
专题02 字形(高考押题).doc
专题0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高考押题).doc
专题0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专题).doc
专题04 辨析并修改病句(高考押题).doc
专题04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doc
专题05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专题).doc
专题05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高考押题).doc
字音01(高考押题).doc
字音01(专题).doc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酝酿 熨贴 韵味 面有愠色 意味蕴藉
B.侮辱 怃然 舞弊 忤逆不孝 妩媚多姿
C.嗜好 吞噬 对峙 恃才傲物 舐犊情深
D.毕竟 庇佑 媲美 刚愎自用 奴颜婢膝
【答案】B
【解析】A.熨yùC.峙zhìD.媲pì 。
2、选出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
A.电荷 恐吓 短褐 奉和一首
B.虽然 脑髓 深邃 半身不遂
C.矩形 沮丧 踽踽独行 前倨后恭
D.浣沙 幻灯 涣然 美轮美奂
【答案】B
【解析】A.都读hè;B.虽读suī,髓suǐ,邃suì,遂suí;C.前三个读jǔ 倨读jù;D.都读huàn 。
3、下列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
A.果脯pú 省xǐng察 炽zhí热 傣dǎi族
B.纰Pī漏 单chán于 埋mái怨 叨tāo扰
C.辟bì邪 衙桓huán 牲畜chù 惊蛰zhí
D.摸mó样 应yīng允 折shé耗 解jiè押
【答案】A
【解析】脯,fu;炽,chi;埋,man;蛰,zhe;模,mu。
4、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牛犊 渎职 文牍 买椟还珠 穷兵黩武
B.战栗 砧板 玷污 拈轻怕重 掂斤播两
C.创造 抢劫 悲怆 沧海桑田 满目疮痍
D.发霉 后悔 草莓 诲人不倦 风雨如晦
【答案】B
【解析】A全读dú; C创造、悲怆都读chuàng 、抢qiǎng劫、 沧cāng海桑田 、满目疮chuāng痍;D.“发霉”“草莓”都读mėi、后悔huĭ 、“诲人不倦”和“风雨如晦”都读huì。
5、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跋扈 踯躅 蹙额 踟蹰不前 一蹴而就
B.整饬 饷银 气馁 文过饰非 以飨读者
C.翌日 蓊郁 翱翔 翻云覆雨 振翮高飞
D.磨砺 麾下 奢靡 麻木不仁 摩肩接踵
【答案】C
【解析】A:蹙、蹴同音,B:饷、飨同音,D:磨、摩同音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亘古(ɡèn) 绊脚石(bàn) 恬不知耻(tiǎn) 以逸待劳(dài)
B.木讷(nè) 压轴戏(zhóu) 沧海一粟(sù) 铩羽而归(shā)
C.剽悍(piāo) 炒鱿鱼(yóu) 不绝如缕(lǚ) 咬文嚼字(jiáo)
D.渲染(xuàn) 爆冷门(bào) 推本溯源(shuò) 秘而不宣(mì)
【答案】C
【解析】A.“恬”的读音应为“tián”;B.“轴”的读音应为“zhòu”;D.“溯”的读音应为“sù”。
7、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谥号/自缢 沤肥/老妪 湍急/逸兴遄飞
B.编辑,稽查 桎梏/诰命 缱绻/卷土重来
C.案牍/黩武 撰述/编纂 馈赠/振聋发聩
D.糜烂/羁縻 缮写/嬗变 忝列/殄天物物
【答案】 D
……
【2017年高考考纲解读】
高考《考试说明》对“语音”的测试要求是“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识记)。
“识记”是“识别和记忆”的意思,“识记”的对象是“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二字界定了本考点的考查内容——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这就是说高考对汉语拼音方案所涉及的音序、韵母的省写略写、标调的位置,隔音符号,儿化的标注方法等知识不作具体要求。
“现代汉语”四字表明古代汉语中的字不在考查之列。“普通话”三字表明方言用字不在考查之列。
“常用”二字表明使用率较低的字不在考查之列,强调的是学过的或应该掌握的内容。考查现代汉语中的字音,一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及《普通话异读词审查表》为命题依据。常用字共2 500个,次常用字1 000个。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发现高考对字音的考查呈现如下规律:
1.考查重点突出。以多音字、形声字、同音字、常见但易读错的字为重点考查对象。其中,形声字被考查到的频率最高,可以说只要考字音一般都会考到它。
2.考查对象兼顾方言。近几年,又常涉及对因方言影响造成误读的字音的考查。
3.在词语中考查字音。选材的重点是常见的双音节词和四字的成语,三字词语也会偶然出现。
4.考查形式是客观选择题。类型有:①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②选择字音有错误的;③选择字音全部相同的;④选择读音不相同的。
【重点、难点剖析】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所涵盖的子考点有: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习惯性误读字和难读字等。
一、多音字
多音字指那些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读音的字。它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多音同义字
有些字在不同的词里,词义并无多大的变化,但读音却不同。例如“臂”,同样的意思,在“胳臂”一词中读“bei”,在“臂膀”一词中则读“bì”。这种情况还表现在书面语和口语的
……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再全面的维生素补充剂对健康的弥补作用也不能________膳食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损害。想要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维持饮食的平衡以及适度运动。
②在自然环境中怎样才能________病虫害的侵袭呢?与松树共生,就是杨树通过长期自然演化选择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③有些人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把说谎作为一种自我________手段,总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不愿自己的任何行为和心思被人知道。
④现实生活中没有法外之地,互联网同样没有。查处淫秽网站,________网络暴力,是净化网络环境的需要,更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需要。
A.抵制 抵消 防御 抵御
B.抵消 抵御 防御 抵制
C.抵制 防御 抵御 抵消
D.抵消 抵制 抵御 防御
【答案】B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________创作而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侧翻事故,交通、消防等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________。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________,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A.原形 处置 融化 B.原型 处治 融化
C.原型 处置 熔化 D.原形 处治 熔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处治:处分;惩治。对象一般是人。处置:处理;发落,惩治。对象一般为物。熔化:指金属、石蜡等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融化:特指(冰、雪等)变成水。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菜籽油能_______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它对________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 抑止 防治 B.必须 抑制 防止
C.必需 抑止 防治 D.必需 抑制 防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虚词、实词的辨析。“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多作状语;“必需”是动词,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________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想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________是非常重要
……
【2017年高考考纲解读】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一个必考点。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主要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和熟语(主要是成语)的能力。所谓“词语”,一是指常用词语,包括实词中的近义词、虚词和熟语;二是规范的词语,即现代汉语中的规范用词。所谓“正确使用”,一是考查“使用”是否正确,二是在“使用”中考查。本专题只涉及辨析近义实词,弄清易混虚词。
1.考查重点是近义实词的辨析和使用,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的使用。常见的命题形式包括判断词语使用正误、选出使用恰当的一组词语的选择题,直接根据语境填空的主观题。
2.既有对实词或虚词的单独考查,也有将二者合并(或与成语三者合并)考查的形式,后者更趋成为主流。
3.特别注重考查考生在社会生活情境中运用词语的能力,设题时,常故意把词语的意义曲解得似是而非,试题的迷惑性很大。
4.考查形式稳定,主要是单项选择题,要求选出使用恰当或不恰当的一项。
5.考查重点明确:一是熟语中的成语是考查重点,二是考查的误用类型一般集中在望文生义、褒贬误用、用错对象、不合语境等方面。
6.语料均选自报刊中的时事热点材料,贴近现实生活,时代感强。
7.要注意熟语和实词、虚词的综合考查。
【重点、难点剖析】
一、正确使用实词
实词的考查以近义词辨析为主。要掌握和运用好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明生动。辨析近义词,辨异是重点,但要辨异首先要求同。所谓求同就是要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辨析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词语的意义方面辨析
1.弄清词义的侧重点
近义词有一个特点:基本上有相同的语素,同时也有不同的语素。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把握各自的词义侧重点,才不会用错。如“景点”与“景色”,“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
①名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的事物现象的特点方面。如“场面”与“局面”都指“在一定环境中呈现出来的情况”;但“场面”重在指“一定场合下的情况”,而“局面”重在指 “一个时期内事情发展变化所呈现出的形势”。
②动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如“沉思”“深思”“寻思”这一组词,都有“注意力集中,仔细思考”的意思,但“沉思”重在思考的“全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再如“扩大”与“扩充”都有“向外发展”的意思,但“扩大”重在“由小到大”,“扩充”重在“增长充实”。
③形容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状态和性质方面。如“陡峭”与“峻峭”,前者重在“陡直”,后者重在“高峻”;“冷僻”和“冷落”,前者重在“偏僻,不熟悉”,后者重在“不热闹,不热情”。
2.把握词义轻重
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如“敬佩”与“敬仰”都表示敬重之意,但“敬仰”有仰慕意,程度更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