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0张。有同步教案,约3820个字。

  核舟记第二课时
  铜陵八中王红艳
  第一课时内容:疏通课文,积累字词,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叔远雕刻技艺的“奇巧”,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3、品味各具鲜明特征的人物神态,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领悟文章内容,培养文言语感。
  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的介绍事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拿出掌心大小的纸片折成纸船,并在上面绘五个人。(很难做到)但是有人能在小小的桃核上雕刻出一艘船,并将船上景物一一尽现。这就是我国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今天,我们就继续到《核舟记》当中,去感受几百年前我国民间艺术的精湛绝伦。
  二、复习回顾
  趣味问答
  【点击不同小船,回答抽中的题目。】

  进入课文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内容,让我们乘着这三叶小舟看看分别驶向什么题库。
  断句题:请学生读,屏显。
  通假字:点击淡入答案
  释义题:点击淡入答案。
  三、感“奇巧”理思路
  1、生范读课文第一段,思考哪个词可以概括王叔远雕刻工艺的特点?
  (“奇巧”)【根据学生回答,点击淡入文字】【板书:奇巧】
  2、在概略的介绍中,从哪能看出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呢?
  【提示:大石头上刻字算不算奇巧?强调小、多】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雕刻原料微小,但雕刻事物多,数量多。“为……为……为……”这样的排比句也表现多,起强调作用。)
  本文所介绍的核舟是否也是如此奇巧呢?找出相应的句子。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又四。”)【根据学生回答,点击淡入。展示米粘船】
  【板书:舟小物多】
  3、小小核舟雕刻了这么多东西,可见技艺真了不得啊。可这么多东西怎么将它说清楚呢而不杂乱呢?那就要把握好说明的顺序。看看文章哪几个段落是具体描写核舟的?(2~5段)按照什么顺序去说明的?
  (1)展示核舟图片,找表明顺序的词,思考主体部分说明顺序。
  (2)学生将凌乱的关键词排序,理出正确的说明顺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