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教时,约4370字。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高二语文“2+1”模式教学学案
《促 织》学案设计
编写人: 林 健 做题人:孙召国 审定人:陈晓波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蒲松龄及《聊斋志异》
2、了解故事情节和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二、能力目标:1、掌握本文的重要实词、虚词及一词多义的现象
2、体悟本文真实、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的特点
三、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在文中寄寓的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这一社会丑剧的辛辣讽刺
学习时数: 3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通读课文,解决词句疑难、分段。
一、复习旧知
1、检查上一课时的课后作业
2、旧知回顾
二、预习新知
1、导读解码:
《促织》是《聊斋志异》的名篇,它以明代皇室尚斗促织并征于民间,给百姓带来深重苦难为背景,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的因被迫缴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命运,反映了皇帝荒淫无道,巡抚县令胥吏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小说围绕找虫、捕虫、失虫、得虫、斗虫而展开,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心理惊、喜、悲、愕交替迂回,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它是血泪的控诉,却编写喜剧,以喜写悲,这样的喜剧叫人开心不起来,反而陷入更加深沉的悲哀。
2、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百姓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