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约4970字。
《论语》八则《三峡》复习案
主备人:郑冬前 审核人:
教学目标:
1、体会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2、了解古代语录体散文的特点。
复习重难点:
目标1、2
【基础复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 )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 )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 )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诲( )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 )不发。举一隅( )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
⑴学而时习之 ⑵人不知而不愠
⑶学而不思则罔 ⑷敏而好学
⑷学而不厌 ⑹择其善者而从之
3、解释下列成语:
①不耻下问
②学而不厌
③择善而从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⑤不亦乐乎
⑥温故知新
⑦诲人不倦
4、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根据提示,用课文中的语句填空。
(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
(2)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3)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
6、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
【课文要点】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