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54张,文字材料约5000+8120字。

  [基础巩固层次(A)]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
  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导:引导
  C.族庖月更刀,折也          族:众
  D. 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
  【解析】 B项,“导”,顺着,循着。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苛政猛于虎也
  C.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吾尝终日而思矣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常以身翼蔽沛公
  【解析】 D项,两个“以”都是介词,可译为“用”。A项,介词,替、给/介词,被;B项,介词,从/介词,比;C项,转折连词,可是/表示修饰的连词,可译为“地”。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良庖岁更刀,割也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C.足之所履
  D.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解析】 A项和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B项,名词的使动用法,让……做王。C项,名词作动词,踩。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答案】 A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视为止,行为迟
  B.虽然,每至于族
  C.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D.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解析】 A项,古义:动作因此;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B项,古义:虽然是这样;今义:转折连词。C项,古义: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
  【答案】 D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臣之所好者道也
  A.良庖岁更刀,割也
  B.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
  C.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D.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解析】 A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B项,宾语前置,即“未尝技经肯綮”。C项,省略句,“怵然为(之)戒,视为(之)止,行为(之)迟”。D项,宾语前置,“是以”即“以是”;状语后置,“发于硎”应是“于硎发”。
  【答案】 A
  [阅读提升层次(B)]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
  ……
  庖丁解牛
  本课话题——积累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 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开篇作者连用四个动词“触”“倚”“履”“踦”,将解牛的动作艺术化、舞蹈化了。而后连用两个比喻:《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地描绘出庖丁动作的节奏感,表现庖丁解牛技艺达到了一个至高境界。只有在长期实践的活动中,注意摸索,积累经验,才能掌握事物的内部规律。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廖容典是美国一家国际投资顾问公司的总裁,他曾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百分比定律:假如你见了10位顾客,只在最后一位顾客处获得了200元的订单,那么,你应该如何看待前9次的失败与拒绝呢?他进一步解释说:“请记住,你之所以赚200元,是因为你会见了10位顾客,而不是第10位顾客。每位顾客都让你赚了20元。也就是说,每次被拒绝的收入都是20元。所以,当你被拒绝时,你应该面带微笑”。
  这便是“廖容典百分比定律”告诉我们的道理。
  面对人生中的所有挫折与拒绝,每个人都应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并时常加以感谢,只有如此,每一步的付出才会有所收获。因为,最后的成功总是由前面无数次的失败累积而成的。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
  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庖丁(páo)    膝之所踦(yǐ)  砉然(hu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