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50张,学案练习约11470+3470字。

  第18课 项羽之死
  对应学生用书P51
  司马迁(前14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他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0),共3 000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项羽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自己写了一首诗,诗曰:“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啊虞姬我怎样安排你!”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本文通过写项羽在与刘邦决战失利的最后阶段的言行,进一步表现他的英勇顽强的斗志、拔山盖世的意气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性格,透露了他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的羞愧自耻心理,对他在幸存与尊严之间勇敢地选择后者的举动,表现出深深的赞叹和惋惜。
  项羽之死头赠故人,江边自刎(宝马赐亭长)
  项羽的军队驻守在垓下,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项王  军壁  垓下,兵   少   食 尽,)
  刘邦的军队和韩信、彭越的军队把他层层包围起来。夜晚,(汉军   及诸侯兵        围之数重。夜)
  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 闻汉军 四面 皆  楚   歌,项王乃大惊  曰:)
  “汉   皆 已 得 楚 乎?是何 楚人之    多也!”项“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项羽于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 项羽之死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骓不逝兮可奈何   逝:奔驰
  B.项王军壁垓下  壁:墙壁
  C.愿为诸君快战  快:痛快
  D.辟易数里  辟易:退避
  解析:选B B项,壁:设营驻守。
  2.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直夜溃围南出  B.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C.项王则夜起  D.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解析:选D D项,名词用作动词。A、B、C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B.期山东为三处
  C.左右皆泣  D.我何面目见之
  解析:选D A项,古:土地纵横;今:某一区域。B项,古:山的东面;今:山东省。C项,古:身边的侍从、护卫;今:多指旁边或表示约数。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外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B.项羽之所以拒渡乌江,是因为觉得老天要灭掉自己,且失败无颜见江东父老。
  C.节选的内容主要写了垓下之围和乌江拒渡,均表现了项羽在末路时的英雄本色。
  D.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精雕细刻神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
  解析:选A A项,应是刘邦及诸侯在项羽的军营外面唱起楚歌。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译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