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980字。
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概述
1.课名:《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语文人教课标版高中必修1第一单元的讲读课文。
2.本节课所需课时2课时。
3.《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自由体诗的代表作。学习这首诗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体会自由体诗在情感表达上不同于格律诗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体会 诗人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弱者。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艾青诗歌及其在诗歌史上的贡献。
2.形成对自由诗诗体特点的认识,并能够运用对比、反复、排比、铺叙等表现方法。
3.提高诗歌朗诵能力。
4.提高揣摩诗歌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情感。
2.在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感受诗歌的形式美、形象美和情感美。
3.揣摩诗歌语言,学习诗人表达情感的语言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学习劳动人民无私的奉献精神。
2.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弱势群体,形成博爱的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但对于进一步诗歌鉴赏中形式与内容,意象与情感之间的联系还并没有确切的意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重视诵读。诵读是诗歌学习的基础,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以及诵读指导,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体会诗歌形式上的特点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2.把握自由体诗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把排比和对比手法与细节铺叙的笔法结合起来分析,体会大堰河对诗人的质朴情感,理解自由体诗在表达情感上的优势。
3.把对诗句、词语的揣摩分析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要分析诗篇字里行间的情感张力,又要揣摩准确到位的词语,并通过对诗人对词语选用的分析,更好地把握诗情诗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和把握能力。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语文人教课标版高中必修1教材
专门为这节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知人论世
教师活动:介绍艾青及其代表作品。
1、以“大堰河的儿子——欧罗巴的芦笛——狱中的大诗人——时代的吹号者——归来者的歌”为线简介艾青生平。
2、介绍艾青诗歌中的两个中心意象——土地和太阳,并展示艾青相关诗作,引导学生体会这两个中心意象的象征意义,体会艾青在其中注入的深挚情感。
学生活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