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8届高考之全国百强校高端精品解析语文专项汇编2期
2018届高考之全国百强校高端精品解析语文专项汇编: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第02期).doc
2018届高考之全国百强校高端精品解析语文专项汇编:专题02 辨析或修改语病(第02期).doc
2018届高考之全国百强校高端精品解析语文专项汇编:专题03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第02期).doc
2018届高考之全国百强校高端精品解析语文专项汇编:专题04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第02期).doc
2018届高考之全国百强校高端精品解析语文专项汇编:专题05 语言表达之词句填空(第02期).doc
2018届高考之全国百强校高端精品解析语文专项汇编:专题06 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第02期).doc
2018届高考之全国百强校高端精品解析语文专项汇编:专题08 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第02期).doc
2018届高考之全国百强校高端精品解析语文专项汇编:专题09 文言文阅读(第02期).doc
2018届高考之全国百强校高端精品解析语文专项汇编:专题10 论述类文本阅读(第02期).doc
2018届高考之全国百强校高端精品解析语文专项汇编:专题11 传记类文本阅读(第02期).doc
2018届高考之全国百强校高端精品解析语文专项汇编:专题12 新闻类文本阅读(第02期).doc
2018届高考之全国百强校高端精品解析语文专项汇编:专题13 文学类阅读之散文(第02期).doc
2018届高考之全国百强校高端精品解析语文专项汇编:专题14 文学类阅读之小说(第02期).doc
2018届高考之全国百强校高端精品解析语文专项汇编:专题15 写作(第02期).doc

  1.(17届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高三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两项是
  A.不论政界还是军界,对于贪腐现象,必须露头就打,不能养虎遗患,更不能挂一漏万,让贪腐者存有侥幸之心,而是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
  B.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安之若索。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突发事件,处乱不惊,是一种境界,也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或走出困境。
  C.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隔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爱莫能助。
  D. “转基因玉米”事件的双方涉事者首鼠两端、各执一词;转基因技术本身没有错,最重要的是关系民生的科学试验都必须履行法律审批程序。
  E.在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林建华发表了演讲,他以最近发生的国际大事为例,提醒广大毕业生不要人云亦云,信息时代更需要理性思考。
  【答案】BE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17届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高三模拟)填入下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青春本是生活的一部分,  ①  把青春融入生活,你  ②  领会青春的真谛。青春并不是华丽的外衣,人生并非花团锦簇,青春的笑容  ③  常和眼泪融在一起。几次挫折便是生活的全部吗?走出失败的阴影,世界会变得更加美丽,  ④  不是所有的失落  ⑤  意味着不再拥有,  ⑥  当你感叹夕阳西下的时候,朝刚正从你的背后升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只有 才能 也 并 都 /
  B 如果 就 / 并 一切 因为
  C 如果 就 也 其实 都 /
  D 只有 才能 / 其实 全 因为
  【答案】A
  点睛: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 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必须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二、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三、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例如:1.虽然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五、不要滥用关联词。例如:1.他自己不跟老师讲,并且要我讲。2.我的成绩差,可是我能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但是诚恳地向优秀同学学习,所以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一句应该是转折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滥用“并且”,使语意表达不清,应把“并且”改为“却”。 第二句,滥用“但是”,应删去。
  3.(17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雷锋热线”志愿者前来探望时,这位爱热闹的孤寡老人激动地坐了起来,在病床上振振有词,和志愿者们分享着他的人生经验。
  ……
  1.(17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连日来,某市气象曾多次发布暴雪预警,但事实上雪是下了,却未见暴雪。为此,被气象局通过官方微博向市民发布道歉信(见下文),有人认为其用语充满调侃的味道、有失严肃,请用规范、严肃的语言改写这则微博的正文(落款不必重写)。要求:不改变原文的意思,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60字。
  原约定于今天来的暴雪,因半路气温过于热情,把‘白茫茫’变成了‘湿漉漉’!这场雪如果下大了肯定不小,如果下小了也肯定不会大,请市民原谅!老天爷不容易,气象台就更难了!具体情况气象台会在雪下完后向市民汇报。气象台温馨提醒:今天下午如果不下雪,明天不下雪的话,这两天就没有雪了。气象台郑重劝告美女们最近几天不要穿裙子,容易被撩, 雪是好雪,但风不正经!
  市气象局
  2016年11月20日
  【答案】示例:预计今日有暴雪,但因气温偏高,雪并不大,还请市民见谅。但据预测,这两天风力约有五六级,请广大市民注意出行保暖与安全。(保留原文关键信息,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即可。)
  2.(17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仿照下面这首短诗,以“有一个未来的目标”为话题,续写两节文字。要求:内容贴切,修辞手法一致,句式基本一致。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
  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
  就像飞向火光的飞蛾
  甘愿做烈火的俘虏
  【答案】参考示例: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
  总能让我们坚持不懈
  就像衔木填海的精卫
  甘愿做大海的对手
  有一个未来的目 标
  总能让我们意气风发
  就像冲天而起的大鹏
  甘愿做天空的使者
  点睛:仿写句子:首先,看题目,明确显性要求。有的题目对句式、修辞格、仿句内容等有明确限定,只有将题中的这些要求吃透,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规范句子。题中对句式和修辞手法就有了明确要求。其次,审例句,明确隐性要求。有的题目没有明确告知仿写要求,这就要我们仔细分析,这一步是答题的关键。不同的例句隐性要求不同,我们一般可从“形神”两方面去考虑。具体来说,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①审句式,定结构。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单句、复句,常式句、变式句等。结构上,哪些词不能变,哪些词可以变,哪些词必须变,一定要清楚。阅读例句,不仅要分析句子的大结构,还要分析句内的小结构。②审语境,定内容。审读时应该“瞻前顾后”,确定文段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分析各句的逻辑关系,然后确定(各句)仿写内容。③用联想,定写作对象。仿句题形式为仿,关键在想,重难点就是要学会运用相关联想,有时也运用类比联想、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
  3.(17届广东省五校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诊断)“梦想”在困难时分显得更加可贵。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不大相径庭。请在下列所给的人物中任选两个,仿照画线语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
  ①里约奥运率女排夺冠的郎平
  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③勇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张丽莉
  ④成功研发青蒿素的屠呦呦
  亲历种族歧视的痛苦,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让黑人拥有自由,渴盼不同的种族能平等相处;                      ;                      。
  【答案】身处鲜有支持的窘境,郎平的梦想是让女排重塑辉煌,期盼五星红旗再次升起的国际赛场。根据贫瘠的教育背景,莫言的梦想是用纸笔讲述故事,希望文学的力量能唤醒灵魂。(体现“困难”1分,对“梦想”的表述1分,格式1分,两句共6分)
  【解析】③面对收入微薄的窘境,张丽莉的梦想是让学生平安成长,唯愿一切危险远离祖国的花朵;
  ④直面条件艰苦的挑战,屠呦呦的梦想是用青蒿素缓解病痛,希望每一个生命都能充分享受健康。
  4.(17届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请根据对联的写作要求,结合课文所学内容,完成下面两幅对联的上联或下联。
  (1)上联:心系楚国愿到处美人香草。下联:                         (《离骚》)
  (2)上联:人间无情夫妻不得相厮守。下联:                     (《孔雀东南飞》)
  ……
  1.(17届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新学期伊始,各大高校学生已经陆续拿到这一学期的课程表,除了专业课,还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修部分课程,但不难发现,当下大学生选课更偏向与就业相关度高、易得高分的课程,拓展、兴趣类课程听课人数寥寥。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好拿学分(61.8%)、实用性强(51.7%)、易得高分(46.0%)是大学生选课的主要依据。
  (2017年3月《中国青年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少苛责多引导
  近日,各大高校学生已经陆续拿到这一学期的课程表,除了专业课,还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修部分课程,但不难发现,当下大学生选课更偏向于选修与就业相关度高、易得高分的课,拓展、兴趣类课程听课人数寥寥。上周,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欢乐谷娱乐官网,76.0%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情况普遍存在,好拿学分(61.8%)、实用性强(51.7%)、易得高分(46.0%)是大学生选课的主要依据。
  根据调查,超过七成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功利性选课情况普遍存在,这一比例可谓不低,而好拿学分、实用性强和易得高分的几个大依据,也确实反映出了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心态。
  但我们应该平静审视功利性选课现象,没必要一片倒去反对和抨击,更不必因此就去苛责学生,甚至是直接给学生扣上浮躁、功利的帽子。还是要辩证地看待,少些苛责,多些合适的引导才较为妥当。
  功利性选课可以说是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下,学生自主选择的结果,其本身也是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我们不能说学生的选修偏向就业、拿高分的课就不好,也不能说选择基础性、扩展性课程的学生就好,毕竟这其中学生的目的、学生的兴趣程度、具体课程的质量和课程真正的用处都各有不同,所以,功利性选课便很难定性。
  还有,功利性选课选的是选修课,而在大学里,选修课一学期一般为两门或三门,其只占学生课程很少一部分,学生所学整体上还是以学校安排的基础和扩展为主。那在这种情况下,在选修课上适当偏向就业,追求好拿的学分和高分,又有何不可呢?既是对主体基础课程进行一个实用性的补充,又能让自己的成绩好看一些,倒是一举两得。反过来说,按一些人想的那样,希望学生在选修课上的选择也是偏向基础课程,那这样学生就不功利了?就能够提升素养和完善知识结构了?恐怕不见得,而且还可能脱离实际。
  【解析】
  点睛: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话题、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嬗变。自2006年开始,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出现至2012年其相对咸熟,并在全国推广。新材料作文给定材料不给定话题或题目,也不限文体。相较于话题作文那样放得过宽,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限制过多、文体单一等有很大优势,但其作文不确定的角度也为套作和宿构提供了空间。因此在新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这类作文在英美等国的作文考试中比较常见。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近年在继承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增加如2015课标卷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来考查学生真正的作文能力。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 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 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1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2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展示自己的价值判断。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要转变观念,再不是那种抓住一个词就立意,准备几个例子就作文的时候了,必须按照指定的任务去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法往往具有暗示性,比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2卷作文“你认为谁更有风采”中的“更”写法必须是比较、对比,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
  2.(17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少年华罗庚不仅对数学感兴趣,对语文也很用心,有一次,老师让同学们阅读文学大师胡适的《尝试集》,并分享读后感。华罗庚对该书扉页的胡适题诗“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提出质疑,他认为首句的“尝试”是说从来就没有尝试一次就成功的;尾句的“尝试”则是强调自古成功都在于不懈的尝试,两者含意不同,因而胡适的“尝试”并不能构成对陆游的“尝试”的反驳。这篇读后感也赢得了老师的赞賞,认为华罗庚的文章不落窠臼。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天下之事必作于细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注意细节,从小事做起,我国古代就提倡“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大事必须先从小事开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张瑞敏曾说过: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伟大来自于平淡。华罗庚对扉页上的胡适题诗提出质疑,这一细节体现了华罗庚读书的细致与投入,即使是扉页上的内容,他也认真品读。从这一细节也可以看出华罗庚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不盲从权威,对于名家之见,敢于质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