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30字。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简笔与繁笔》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提倡简练为文,根据内容需要,用简使繁的道理。
2、学习运用辩证的观点、典型的事例、简练生动的语言论证中心论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
本文围绕中心论点展开的论证过程。
教学难点:
本文中心论点的把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文章开篇提出历来文章家主张简练,反对繁冗拖沓。结尾处:感此,提倡简练为文,重议文章繁简得失这个老题目,也许并不算多余。这句话中有两组关键词:“重议”“老题目”说明在此之前别人已谈及过,可能和作者的认识相同或相近,但我们今天阅读本文并未感到是老生常谈,反而觉得很有新意;另一组关键词是“繁简的得与失”,根据课前对文本预习,请同学在文本中圈画关键词,明确繁简的得与失是什么。
生1:简练;
生2:
生3:简的得是言简意丰,失是言简意少;繁的得是有其好处,失是繁荣拖沓。
师:明确了简与繁的得与失后,请同学关注文章的标题《简笔与繁笔》,作者要表达什么?首先要确定文体。
生(齐答)议论文。
师:无论是在写作中,还是阅读中,都要树立文体意识。本次期中考试作文中,盛佳俊同学的文章比较有思想性,可以达到二类下的等级,正是因为他的文章文体不明,导致他只拿到三类下的分数,非常可惜。阅读中,如果能把握不同文体的特征,抓住阅读的规律,就能更高效、更准确的解读文本。
师:本文是典型的议论文,“简笔与繁笔”是并列关系的短语,只给出了论题,议论文应都有中心观点,本文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生4:提倡简练为文;
生5: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生6: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生7:发诸真情;
师:文章的中心观点应该不能脱离文章的核心关键词。
生(齐答)简笔与繁笔。
师:应该是“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一句,请同学在思考“简笔与繁笔”和“简与繁的得与失”的概念是否一致。
生8:不一致,作者认为的应是繁简用的好的。
师:刚才大家确立的中心观点是否要加上一个前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