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45张,教案约8480字。

  第四课  简笔与繁笔
  ● 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的局部思路和整体思路,正确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
  2. 分析理解作者“提倡简练为文”的主张。
  3. 学习用辨证的观点论述问题,对问题的阐述全面深刻富有说服力。
  ● 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清思路,正确把握作者观点,学习辨证的论述问题。
  2. 明确文章繁简应该“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提倡简练为文。
  难点:理解简笔与繁笔和简练的关系。
  ● 设计思想
  《简笔与繁笔》是篇一题一议的文艺随笔,被安排在苏教版高中必修三第一专题“语言,存在的家园”中的第一板块“如琢如磨”中。此文的教学模式是“文本研习”,主要是要研习出简笔与繁笔之间的关系:简笔与繁笔只要用得“各得其宜”,就能“各尽其妙”。
  《简笔与繁笔》是篇文艺随笔,这是属于文艺评论中的一种。文艺随笔是评论者对于文艺作品、文艺现象随时抒写的所见所感。行文活泼轻灵,具有篇幅不大,格局精巧,语言警譬等长处。所以,研习此文就要学习运用辩证的观点、典型的事例和简练生动的语言论证中心论点的方法。
  《简笔与繁笔》一文的教学设计,立足于以上的教材情况和学情,分为导入、研习、拓展、反馈等几个主要板块,重在引导学生开展对文艺随笔的赏读、分析。
  ● 教学资源 
  1.资料辑录。
  周先慎简介:
  周先慎 男,1935年12月生,四川成 都崇州市人。195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旋即任教干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应邀 在德国洪堡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香港 树仁学院等校讲学。他长期从事宋元明清 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论著有:《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古典小说鉴赏》、《中国四大古典悲剧》等。他的论著,文笔流畅,论析精细,学风严谨。他同时还写作散文随笔,八十年代初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简笔与繁笔》, 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传记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典》、《中华人物辞典•当代大文化卷》、《世界名人录》、《中外名人辞典》、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世界知识分子名人录》、美国传记中心《世界杰出人物名录》等大型传记辞典。
  文艺随笔:
  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它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作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与此相关,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批评家常以生动的述说、形象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富有诗意的境界,寓抽象的道理于具体可感的图画之中,尽量避免枯燥的说理和严谨的论证,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魅力。现在也有些随笔重在描述对文学的印象、感受,并不注重对知识的阐述,这类文章感情充沛,讲求文采,可读性很强,但学理性相对稍弱。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
  2.有关文字繁简的名句: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刘勰《文心雕龙》
  辞达则止,不贵多言。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