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10字。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课例
叶 丹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选自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中第二单元《孟子》专题中的第六课,选其中的第一、二个选文为主要内容,是第二课时。课本是按不同的主题将孟子的文章进行整合编排而成的,而这节课的主题就是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养气学说。现在教育说提倡的是学以致用,不仅要了解孟子的思想,更要通过了解孟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自己立身处世的借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把握孟子“浩然正气”以及“大丈夫”思想的基本内涵。
(2)引导学生探索普通人身上的浩然之气,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自身的浩然之气。
2.过程与方法:
在阅读的基础上,分别分析第一、二个选文,从而揭示问题本质,最后联系实际,找到课堂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做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浩然正气与大丈夫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本质上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浩然之气,培养他们自身的这种浩然之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浩然正气与大丈夫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本质上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浩然之气,从而引导他们培养自身的这种浩然之气。
四、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自由阐述法、启发质疑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运用多媒体展示文天祥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谈谈什么是浩然之气。(只言片语即可)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揭示其实我们现在一直说的这种“浩然之气”的首倡者就是我们儒家的另外一位代表人物孟子,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孟子是如何来阐述这个浩然之气的。通过从我们身边常用词汇来究其本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文本分析
浩然之气
(1)学生齐读课文。
(2)在这个语段中,孟子说他有一项擅长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八个字中我们要深入研究两个问题:何谓“浩然之气”?如何“善养”此“浩然之气”?带着问题再次齐读课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老师补充说明。
① 何谓“浩然之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