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80字。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计划学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品味梁实秋的简练文笔,学习人物细节的刻画。
过程和方法:学生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教师点拨引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梁启超先生治学的高深境界,感知其对中国青年的启迪和希望。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学习文章中写人记事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梁启超先生在演讲中体现出来的对学生的启迪,对国家的责任感。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师:咱们班有哪些同学的高考目标是清华大学?
生举手示意。
师:那你们知道清华大学的校训是什么吗?
生回答
师补充: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梁启超先生1914年在清华演讲《论君子》一题是引《周易》中的两句,后被引为清华的校训。梁启超先生在清华的演讲到底有多精彩。我们口说无凭,眼见为实,今天我们就来看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文章是一片散文,所以我们主要从两方面来学习:品文(细节描写,侧面烘托)、品人(作者在记叙中加入评价感受来带领我们感悟梁启超先生的人格魅力)。
二、背景讨论
师:课前已经要求同学们收集有关梁启超先生的背景材料,请同学们分小组互相交流。
师:老师想用梁任公先生的两句诗评价他的一生“怕有旁人说长短,风云气尽爱春华” 我们熟悉的梁启超先生是历史课本里的百日维新的带头人,戊戌政变的主角,云南起义的策划者。这是他在政治上的作为,人们对他政治上的表现众说纷纭。但他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专心学术,不谈政治。人们对他治学精神上的严谨认真却是众口一词。后人概括其一生有四大(大韬略、大事业、大思想、大文章)、四多(多才艺、多著作、多学问、多成就)、二悲(一悲戊戌变法的失败,赤子之心不能报国;二悲因病手术,56岁离世)这就是梁启超先生辉煌却短促的一生,
三、整体感知梁任公先生的形象
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结合文章在脑海里勾勒梁启超先生的形象。
生:回答自己的感知。
师:那么文章中是怎么描述的?
生: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我们虽未见过先生,但作者简而传神的肖像描写使其活现在我们面前。
四、重点语段赏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