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为世界工作.doc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师版).doc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马钧传(教师版)-.doc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铁肩担道义(教师版).doc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项羽本纪(教师版)-.doc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在哈金森工厂.doc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教师版).doc

  高明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学科学案 
  课          题 课    型 课 时 讲 学 时 间 班级 姓名
  扼住命运的咽喉 展示课 2课时 2017年2月
  【学习目标】
  1.了解贝多芬一生的重要事件,尤其是几个创作阶段与代表作及作者对贝多芬的评价。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家贝多芬充满磨难而又始终挑战命运的奋斗的一生。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 咽喉”,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难点】
  学习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决不低头,为了实 现美好理想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课前预习】
  1. 关于贝多芬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 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音乐家。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4岁开始学习音乐,8岁登台演出,10岁开始作曲,12岁就成为戏院乐队的成员,并任宫廷首席大提琴手,13岁成为大风琴手,19岁于波恩大学旁听哲学,开始接触资产阶级启蒙教育,1787年起任音乐教师,1792年定居维也纳,三年后出版第一部作品,自此开始创作生涯。
  贝多芬一生坎坷,因为听力的问题,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是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贝多芬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而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2. 关于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法国作家、思想家,人道主义者,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他出身于中产家庭,从小身体虚弱,15岁随父母迁居巴黎,接受良好的教育。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并从事文艺创作。他极其擅长写人物传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他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
  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
  ……
  课          题
  课    型 课 时 讲 学 时 间 班级 姓名
  铁肩担道义 新授 2课时 2017年2月
  【学习目标】
  1.了解李大钊及背景材料;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掌握文中记叙、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掌握引用方法的运用。
  3.理解李大钊同志为革命英勇战斗、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学习重难点】
  了解本文中李大钊的行为表现和他的革命行为。
  【课前预习】
  1.传主简介及背景材料:李大钊,字守常,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889年10月29日(农历十月初六)诞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
  李大钊同志从小失去父母,靠垂老的祖父抚养成人。他7岁入私塾读书,经过9年严格的私塾教育,被称为“奇才”。16岁时考入永平府中学堂读书。
  李大钊同志的青少年时代,正是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代。当时的中国,濒临着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国家存亡、民族存亡的问题,摆在了每个中国人的面前。忧国忧民的李大钊同志“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19 07 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比较广泛地接触了“新学”,深刻了解了复杂的社会问题。1913年冬,李大钊同志得到友人资助,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他在这里更多地接触了欧洲的社会主义思想,开始研究关于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1915年1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同志积极参加了留日学生总会 的爱国斗争,向国内寄发《警告全国父老书》,激励全国人民开展反日爱国运动。他在一九一八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兼任经济学教授,参加《新青年》杂志编辑部。这年年底与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并于次年主编《晨报副刊》。同时,他还协助北京大学学生创刊《国民》和《新潮》。随着大钊同志等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1920年3月,大钊同志在北京先后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共产主义小组。1916年春,李大钊同志回国。他写的著名论文《青春》,发表在《新青年》上。这是“五四”以前革命民主主义的一篇宣言书。它号召中国青年“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换回民族之青春”,对激励广大中国青年的革命进取心起了很好的作用。
  1927年4月被张作霖施以绞刑。站在绞刑架下,这位蜚声中外的北大教授、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人,又进行了最后一次的讲演:“不能因为你们绞死了我,便绞死了共产主义……”  最后,
  ……
  高明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学科学案  执笔:于洪铃  编号GMSZYUWEN20170210
  课          题 课    型 课 时 讲 学 时 间 班级 姓名
  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 展示课 2课时 2017年2月
  【学习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把握传主乐观、积极、健康的心志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培养高尚的情操。
  2. 认识本文选取典型细节刻画人物和真诚袒露自我内心世界、剖白人 生感悟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课前预习】
  1. 读准字音
  浩瀚(hàn) 剥离(bō)  丰沛(pèi)    窥探(kuī)  膀胱(pánɡ)     痊愈(quán)     尴尬(ɡān ɡà)
  2.词语释义
  ①执着不辍:a.原为佛教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b.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
  ②奥义:精深的义理,深奥的含义。
  ③请益:请教。
  ④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茅塞:比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
  3.本文可以按照作者自己的总结分成五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开头 都有一段总述性的文字,交代这一部分的主旨。
  一是介绍自己如何攻克色彩的难关的。        
  二是讲述自己如何克服生理上的障碍。
  三是写自己如何在学画的跑道上赢得自己。   
  四是讲述自己怎样忍痛作画。
  五是自己从作画中获得的人生启迪。
  【课堂活动】
  1、谢坤山是如何克服这些难题的,联系文本找出来。
  学画中遇到的困难 克服措施
  ①
  绘画基础差(对色彩无认识) 苦读《色彩学》
  ②
  不会挤颜料 用 嘴、下巴、短 臂 练习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