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学案Word版缺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推荐作品苦斋记教学案Word版缺答案.doc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推荐作品苦斋记教学案(2)Word版缺答案.doc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3项脊轩志学案Word版缺答案.doc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拟行路难(其四)》教学案Word版缺答案.doc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拟行路难(其四)》学案(2)Word版缺答案.doc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项脊轩志》学案Word版缺答案.doc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庖丁解牛》《庖丁解牛》复习教学案Word版缺答案.doc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伶官传序》2学案Word版缺答案.doc
《苦斋记》教学案(2)
班级 姓名 小组________第____号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增强阅读能力。
2.概括文章内容,增强概括分析能力。
3.掌握归纳“以”、“且”等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及本文相关文言知识。
【学习重点】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学习难点】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说理方法。
【学情分析】
同学们已经熟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及主要内容,教师指导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的理解,体会景色描写的作用,并会翻译文章。
自主学习
回顾旧知:
一、关于作者简介
1.(一)作者:刘基(1311-1375),字( ),谥曰( ),汉族,元末明初( )人,故时人称他( ),明洪武三年(1370)封( ),人们又称他( )。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 ),后人又称他( )、文成公。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 )”。
(二)作品:代表作《郁离子》。
(三)评价: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在文学史上,刘基与( )、( )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2.写出课文第1、2段出现的文言现象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
二、基础知识
1、翻译课文三、四、五段
2、写出课文第三、四、五段出现的文言现象
小组讨论,问题探究
问题一:.概括课文每一段的内容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
《苦斋记》教学案(1)
班级 姓名 小组________第____号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增强阅读能力。
2.概括文章内容,增强概括分析能力。
3.掌握归纳“以”、“且”等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及本文相关文言知识。
【学习重点】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学习难点】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说理方法。
【学情分析】
同学们已经熟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及主要内容,教师指导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的理解,体会景色描写的作用,并会翻译文章。
自主学习
回顾旧知:
一、关于作者简介
(一)作者:刘基(1311-1375),字( ),谥曰( ),汉族,元末明初( )人,故时人称他( ),明洪武三年(1370)封( ),人们又称他( )。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 ),后人又称他( )、文成公。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 )”。
(二)作品:代表作《郁离子》。
(三)评价: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在文学史上,刘基与( )、( )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四)题目分析:
斋,屋舍,一般指书房、学舍。在旧社会,士大夫阶层生活优越,常常在住室之外,另辟一些房舍,作为闲居读书之所,就是通常说的书斋。
为了表示风雅,又常常为书斋写一些解说文字。一般称为什么斋记。
记,记载事物的文章。记可以由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写。
记一般要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斋的情况,着重写景物布置;
一是斋的意义,着重写主人的襟怀。
“苦斋记”, “苦斋”是浙江龙泉人章溢的书室名。这篇文章是书斋主人章溢请刘基写的一篇记。
二、基础知识
1、读课文,正字音:
以茆( ) 啮石( ) 陨箨( ) 洩水( )
舆隶( ) 以蓺( ) 中伤( ) 粟菽( )
茹啖( ) 拊石( ) 清泠( ) 荼蓼( )
疏粝( ) 沸汩( ) 饫肥( ) 岩崿( )
臼中( ) 黄蘗( ) 苦楝( ) 苦枤( )
榛莽( ) 福艾( ) 蹑屐( ) 蓬藋( )
2、重点字词翻译(解释下列词类活用)
(1)野蜂巢其间________________
(2)故遂择其窊而室焉________________
(3)寝必重褥,食必珍美________________
(4)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
(5)劳其筋骨________________
(6)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________________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________________
……
《庖丁解牛》复习教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________第____号
【学习目标】
1、回顾文学常识,能准确说出庄子的相关文学常识。
2、能说出所触、砉然、所踦、技盖等重点实词的意思。
3、会通过上下文推断虚词莫、进乎、等重点虚词的意思。
【学习重难点】
1、掌握重点词语、句子及说理方法。
2、理解庄子的“解牛之道”及其“养生之道”。
【学情分析】
同学们已经熟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及主要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在掌握了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基础之上,如何分析重点句式,并会翻译文章。
自主学习
一、关于文学常识
1.关于作者。
庄子,名 ,字子休,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为 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附近)人, 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学派”。曾经做过漆园吏。他可能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生活贫苦,学问渊博,善于辩论,他的著作辑入《庄子》一书,现存33篇。该书由后人整理为“ ”“ ”“ ”三部分。一般认为“ ”为庄周所作。《庄子》一书的寓言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庄周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抱着无可奈何、玩世不恭的态度,宣扬并追求一种完全恢复人的“天然本性”的精神境界。
2.庄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从而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泥坑。庄子的思想是没落贵族阶级意识的反映,但是,在他的著作中常对黑暗现实揭露和抨击,也有一些积极意义。
庄子的散文,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想象奇妙,构思巧妙,意境开阔,描绘生动,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二、基础知识
……
《项脊轩志》教学案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 小组________第____号
【学习目标】
1、 回顾旧知,能清楚地说出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及第一段中文言现象
2、 熟读课文,翻译课文第二段
3、体会作者在文中委婉表达的对家道衰落的伤感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翻译课文第二段
难点: 体会作者在文中委婉表达的对家道衰落的伤感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之情。
【学情分析】
本文篇幅不长,课下注释详尽,文本内容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再通过教学案落实文言基础知识。体会作者在文中委婉表达的对家道衰落的伤感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之情。
自主学习内容.
1.回顾旧知
归有光(1506—1571),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昆山人,世称“___________”。六十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归有光博览群书,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___________”,时人称之为“今之欧阳修”,善于通过一些琐事,来表现自己的深情。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②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③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2.翻译课文第二段
3.解释下列字词
可喜 可悲 先是 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 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 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 乳二世
中闺 妪每谓余曰 而母立于兹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大类女郎也 比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