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8810字。
唐山市路北区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素质终期评价九年级语文试卷
2017.1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0.5mm 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考生号,并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0.5mm 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涂改液。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要折叠答题卡。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一5题2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梦想,就是青春坚定的方向。播种梦想,描绘人生最美丽的篮图;追逐梦想,(抒写 抒发)人生最动人的诗行;超越梦想,奏响人生最动人的乐章!不惧风雨,不畏艰险,朝着青春的梦想扬帆远航。
(1) 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1分)
诗行: _______________
(2) 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 分)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3) 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_________________,左右流之。窃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鱼我所欲也》)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敌情紧急,战事迫在眉睫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中很神圣。
A. ③②④⑥⑤① B. ③①②⑤⑥④
C. ④③②⑥①⑤ D. ④①③②⑤⑥
4.下列对《蒹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5.阅读下面三则关于“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材料,完成相关题目。(4分)
材料一: 近年我国国民电子阅读请况调查表
内容 时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电子阅读运用率% 32.8 38.6 40.3 50.1
材料二: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阅读载体也多样化,我国国民对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长略有减少。2013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3.43 分钟,比2012年减少了1.95分钟。2013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0 分钟,比2012年增加了5.18 分钟。
材料三:上海市的调研显示,58.22%的青少年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的阅读效呆。青少年青眯纸质图书的主要原国包括“阅读习惯”、“需要深度阅读”、“为了收藏”“内容查找方便”、“需要记录或做读书笔记”等。
()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该怎样处理“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关系? (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6-18题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5 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判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