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25张,教案约2030字。

  《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诗歌,领会诗歌主旨, 熟读背诵之。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深沉情感:抑郁孤独之感和忧国忧民之情,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 过程与方法:反复吟咏,交流讨论,品味文本同时体会杜甫诗歌音律的抑扬顿挫之美。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诗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重点难点】
  1.深入诗歌意境,领会诗歌主旨
  2.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3.感知抑扬顿挫的律诗中所沉淀的深沉情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以王维的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出杜甫登高的背景——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关于登高,王维是在异乡想像着故乡的兄弟们在登高时就唯独缺少了自己,因而倍感思念家中的亲人。
  那么,今天,我们同样要提到登高这样一种习俗,但却是另外一位诗人的一篇佳作,题目就叫——登高
  板书:登高    其诗(出示幻灯片)
  二、知人论世,揣摩情感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诗歌创作成就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
  三、指导诵读 :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
  投影诵读要领: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四、整体把握: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你认为选择哪个词,最能体现诗意?
  -------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