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 Word版含解析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0 实用类文本阅读3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1 实用类文本阅读4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2 文言文阅读1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3 文言文阅读2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4 文言文阅读3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5 文言文阅读4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6 古代诗歌鉴赏1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7 古代诗歌阅读2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8 古代诗歌阅读3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9 古代诗歌阅读4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 论述类文本阅读1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20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21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22 辨析成语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23 辨析语病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24 用语得体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25 语句补写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26 逻辑推断题解题“3步骤”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27 图文转换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2 论述类文本阅读2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3 论述类文本阅读3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4 文学类文本阅读1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5 文学类文本阅读2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6 文学类文本阅读3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7 文学类文本阅读4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8 实用类文本阅读1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9 实用类文本阅读2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限时集训(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对应学生用书第113页)
  (限时:4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学号:74364001】
  当代社会进步的文化审视
  杨利英
  文化是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精神是文化的一个表现层面,人的精神是个体积极向上的动力来源。革命、改革、创新、科技等都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但不论是革命改革还是创新科技,这些行为的实践主体都是人。只有人具备了改革精神、创新精神,才能通过革命、改革或科技创新来推动社会进步。
  文化能够为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文化为社会进步提供的智力支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基础上的支持,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能够让人进行价值思考,并产生一定的思想成果,这对于社会的进步以及人自身的进步都有推动作用。二是文化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在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首先是人认同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进而将这种思想转化为实践,使之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三是目标定位的作用,文化让个体对价值与道德进行反思,并以文化形态的方式在社会内部达成共识,从而形成社会群体共同追求的目标。四是为社会进步提供创新支持。只有文化深植于个体内心,社会才会形成创新思潮,而人类不断创新的过程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
  目前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更多是停留在形式层面,而没有实质的进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市场的逐利性也使人们在价值选择上倾向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便弱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造成传统与现代的撕裂。因此,尽管我国在文化建设中强调传统文化的地位,但传统文化却没有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而且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入经济建设,并没有过多关注社会文化建设,当个体从传统的集体组织脱离出来后,却又缺乏共同的价值信仰,加之很多个体在价值选择上产生迷茫,导致人们容易陷入封建迷信甚至是邪教思想中。
  在进入新世纪后,这种西方文化的涌入从早期的自然行为变为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行为。当前由于我国本土文化建设的滞后,西方文化思潮获得了渗透空间,一部分受蛊惑的民众开始在网络等媒体平台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质疑社会主义制度、质疑执政党。我国的文化建设应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但对于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化渗透应该进行抵制。否则,当我国的文化建设不能够成为支撑社会进步的力量时,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也将受到威胁。
  公民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实践主体,他们的道德素质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水平,而且社会进步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如果人的道德素质下降,那么社会进步仅是一种狭隘的物质进步。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对内有传统文化衰落问题,对外有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诚信意识不强、片面追求享乐,公民道德素质有滑落趋势等问题。所以,我国在文化建设中,必须重视道德文化建设。在具体的道德教育宣传中,我国原本采用的公民道德工程建设、传统美德宣传等方式往往流于形式化,并没有产生较好的宣传效果。所以在新时期的道德文化建设中,应注重宣传手段的生活化和群众化,让公民易于接受。
  (《人民论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是革命改革、创新科技的实践主体,通过革命、改革或科技创新来推动社会进步的前提是人必须具备改革、创新精神。
  B.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首先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才能得到人们认同,才能将思想观念进行实践,最终推动社会进步。
  C.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入经济建设,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地位,因而传承传统文化更多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
  D.我国在道德教育宣传中,采用的方式是公民道德工程建设、传统美德宣传,形式化过多,没有产生宣传效果,令人警醒。
  A [B项,逻辑顺序与原文不符,“首先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才能得到人们认同”不当,应该是“首先是人认同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C项,“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地位”不当,原文中为“尽管……强调传统文化的地位”。D项,曲解文意,不是“没有产生宣传效果”,应是“没有产生较好的宣传效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2段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文化能够为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的观点。
  B.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文化对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C.作者列举我国当前传统文化的衰落,证明文化对社会进步是有限的。
  D.文章运用“传统文化衰落”和“西方文化的冲击”证明了当前“道德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C [C项,作者列举我国当前传统文化的衰落,并不是证明文化对社会进步是有限的。而是用来说明“我国在文
  ……
  专题限时集训(三) 论述类文本阅读(三)
  (对应学生用书第117页)
  (限时:4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学号:74364005】
  “微”视角下的“大”能量
  彭 榕
  网络谣言是在网络这一特定的环境下,网络使用实体以特定方式传播的对网民感兴趣的事务、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解释。也有络谣言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由此可见,网络谣言是基于网民通过网络对某一事件表达立场、观点,并传递事件本身的信息(非全面也非客观),网络谣言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也并非完全与事实真相相悖,只是未经证实的一种舆论形态。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并非都经过求证,也不排除个别人通过微博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和言论,以达到制造舆论焦点的目的。
  绝大部分微博博主都来自于社会底层,与传播新闻媒体、主流门户网站的从业人员不同,他们很少带有预设立场和功利性,但也缺少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理性思维,微博博主发布信息更多是率性而为,其优势与不足都是显而易见的。绝大多数微博博主身上的“民粹主义”倾向更加明显,且往往以弱者面孔出现。在平民话语权得到伸张的今天,“有话要说”的人越来越多,“屌丝”声讨“X二代”、官员腐败等能得到诸多网民的回应与关注,但往往很少有人去确认这些信息本身真实与否。这些现象都在客观上促进了谣言的产生和扩散。
  基于信任人际群体的传播特征。微博传播信息基本遵循博主发布信息,粉丝接收信息,并进行下一轮次传播这一规律,微博传播信息一般情况下是基于信任的人际群体。而信息在信任的人际群体里传播时一般会呈现出传播者不过多考虑信息的真伪而直接进行下一轮次传播的现象。这种基于信任群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就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插上了翅膀。
  谣言酿成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谣言一旦产生,就会借助互联网这样开放的平台呈“爆炸式”的扩散,大量的网民和普通民众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接触到谣言信息。此时,有的民众会出于不同目的或相信或半信半疑,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民众的实际行动又反过来印证着谣言,从而引发谣言在更大范围的传播。例如,在“抢盐风波”中,网络传播盐要涨价或吃碘盐可以预防核辐射的谣言,大批民众便涌到街头抢购,抢购行为也似乎印证了谣言的内容,从而引发了更大范围的抢购风潮。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一旦有公众将传闻付诸行动,必然会引发谣言更大范围的传播,难免酿成公共危机事件。
  由于微博发布信息多属于个体行为,受信息发布者素质、知识视野、判断能力等因素影响,多加入了发布者个人的理解,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客观事实。此外,在微博发布信息的过程中,不可否认有个别博主不经过求证,就将道听途说的信息通过微博发布出去,甚至个别怀有不良用心的博主歪曲客观事实来发布微博信息。在此,需特别指出的是,微博实现了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影响力大的博主发布的信息更容易扩散并引发二次传播。当这些不能准确反映客观事实的信息对公众有足够的吸引力时,网络谣言将不可避免地产生。
  (节选自《人民论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媒体发布的信息必须经过论证,符合事实。微博则明显不同,发布的信息无须经过论证,也有人借微博传播虚假信息与言论。
  B.网络谣言主要通过微博这个媒介传播没有事实根据、未经证实的信息,且这些信息反映的是广大网民感兴趣的事务、事件或问题。
  C.微博发布信息的轨迹:首先博主发布信息,其次粉丝接收信息,基于信任,稍加过虑筛选,他们就进行了下一轮次传播。
  D.微博传播的模式为一对多,网络谣言主要产生于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博主发布不能准确反映客观事实的信息,并引发了再次传播。
  D [A项中“发布的信息无须经过论证”错误。根据原文“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并非都经过求证”,有些信息经过了求证,曲解文意。B项,以偏概全,“主要通过微博这个媒介传播没有事实根据、未经证实的信息”错误,微博只是互联网传播媒介之一。C项,曲解文意,“稍加过虑筛选”有误,原文的表述是“不过多考虑信息的真伪”。]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围绕着谣言传播的原因及危害,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结构十分清晰。
  B.第4段中,作者列举“抢盐风波”一事,是为了论证谣言有二次传播的“爆发力”。
  C.文章第2、3段从客观事实出发,从两个层面阐述了谣言得以快速传播的深层次原因。
  D.文章最后指出微博发布受发布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客观事实。当这些不能准确反映客观事实的信息对公众有足够的吸引力时,网络谣言将不可避免地产生。
  B [“是为了论证谣言有二次传播的‘爆发力’”错,是为了论证“会借助互联网这样开放的平台呈‘爆炸式’的扩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网民通过网络表达对某一事件的立场与观点,传递未经证实的信息即为网络谣言,其实这些谣言并非完全空穴来风或与事实真相相悖。
  ……
  专题限时集训(二十七) 图文转换
  (对应学生用书第165页)
  (限时:40分钟)
  1.(2017•佛山一模)为提高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能力,广佛中学学生会计划举办一次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活动安排如下图:
  【导学号:74364123】
  请用一段话介绍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安排的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回答问题,要注重把握流程图的层次和每个层次包含的具体内容。流程图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活动主题;第二层是活动的三个阶段,即“筹备阶段”“活动阶段”“总结阶段”;第三层是每个阶段的具体内容。拟写时,要注重各层次的关系。
  【答案】 (示例)模拟会议活动由筹备、活动和总结三个阶段构成。(2分)筹备阶段包括成立各国代表团和选举大会秘书长两项内容;(1分)活动阶段安排了经济交流论坛和文化交流论坛;(1分)总结阶段则进行最佳代表团评选活动。(2分)
  2.(2017•合肥一模)下面是某校“校园诗会”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回答问题,要注重构思图的层次和顺序问题。这个构思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这次活动的主题,第二层为“宣传准备”“主要活动”和时间“9月中旬”,第三层主要介绍“宣传准备”和“主要活动”包括的内容。具体分析时,可以从“主题为‘庐州唱月’”开始,先写时间,再写“宣传准备”阶段的内容,最后写“主要活动”的内容等。
  【答案】 (示例)主题为“庐州唱月”的“校园诗会”拟定于9月中旬举行。(2分)准备阶段利用海报、校报和校园网进行宣传;(2分)主体活动包括原创诗歌评选、诗歌诵读和诗歌微讲座等。(2分)
  3.(2017•洛阳一模)垃圾的回收处理是当今的一大难题,而巴西的一种由政府和公益组织联合构建的垃圾处理模式——“塞普利”(即再生资源利用协会CEMPRE)模式,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借鉴。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