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850字。

  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司马迁及《史记》。  
  (2)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逐步提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积累重点的文言基础知识,学会识别文言现象。        
  (2)赏析本文人物塑造、材料组织以及结构安排等方面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思考课文是如何歌颂蔺相如的足智多谋、不畏强暴、顾全大局和表彰廉颇英勇善战、勇于改过的等品质。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 了解司马迁及《史记》,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了解传记作品阅读的基本方法,学习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品格的手法。
  教学难点
  分析作品塑造人物的方法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感知──赏析──讨论──拓展延伸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司马迁及《史记》,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了解传记作品阅读的基本方法,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景激趣
  ㈠创设情景。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能写出《史记》这样伟大的作品,是因为:①家学渊源。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广博。父亲死了三年,司马迁继承其业,在“金匾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②广泛游览,实地考察;③艰难发愤。武帝天汉三年(前98),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因而触怒汉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但他从此更加发愤著《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52万字,几乎耗尽了作者毕生的心血。列传,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物的事迹,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列传中的一篇代表作。
  《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公元前四世纪,战国“七雄”征战不已。秦国最强,它对六国都有野心。秦国多次击赵,但赵国重用廉颇、蔺相如,将相团结合作,外交上、军事上都取得了成功,保障了国家的安全。这篇课文就是记叙廉颇、蔺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