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60字。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学案号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阅读鉴赏,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粗略概括豪放派词的特点。
2.找出词中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的语句,分析这些写作手法妙处,分析词中烘托和映衬手法的运用。
3.在朗读中体会词中流露的作者的豪迈之情与壮志难酬的感慨。
4.反复诵读,从词句入手,鉴赏分析炼字炼句的妙处,写出鉴赏语言。
【目标重难点】
1.背诵、默写全词并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
2.理解并说出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水滴石穿•夯实基础】
1.诵读感知:结合注释了解词意,体会情感。(此处可以自由读、齐读、提读、范读、听读等)
2.小组合作互相核查字音、词义。
东去:向东流去;“东”名词做状语,向东。
风流:古义有丰功伟绩的、杰出的有才华的;今义生活作风不好,放荡轻浮。
樯橹:船上的桅杆和摇船的桨,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灰飞烟灭:“灰”:像灰一样,“烟”:像烟一样,名词做状语。
多情应笑我:即“应笑我多情”。
3.题目为“赤壁怀古”,怀古包括哪些内容,“怀古”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古道(三国周郎赤壁)、古人(周瑜)、古事(赤壁之战),作者通过“怀古”其目的是抒发个人壮志难酬的感慨。
二、质疑问难【审问之•慎思之】
(就原词中不懂的字词句、词的含义及作者的情感、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质疑。)
三、合作探究【讨论•明辨】
1.这首词既有景物描写,又有人物刻画和情感抒发,作者把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意境。这首词是怎样表现这种意境的?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景物描写、人物刻画和情感抒发,构成了这首词的意境。本题是考察对诗词意境的把握。意境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本题重在体会词人将写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