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60字。

  《声声慢》教学设计(刘国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鉴赏李清照婉约派词作的风格,领略李清照“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背诵体味词的声律之美,品味李清照的语言风格,理解词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在词作中的感情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诗歌应该有了一定的理解,无论从阅读诗歌的数量还是能力上都有所提高。
  教学方法 朗读、对比阅读、探究学习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因此预习设计诵读是诗歌教学不可或缺的方式。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当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目标控制,否则将流于为提问而提问的形式。
  重点难点
  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1.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2.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问:此词写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乐。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乡溪亭游玩时的情景。通过这首词,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的生活和闲适的心情。然而,这样的心情是否贯穿她生命的终始呢?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问:此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愁。
  问:什么样的“愁”——离愁
  插入李清照生平简介(先让生回答师做最后总结)
  [明确]  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你耕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