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950字。

  《归去来兮辞》导学方案
  目标:
  1、利用辞的体例和押韵的特点朗读并背诵全文,培养学生的古诗文的语感能力。
  2.在诵读中感受陶潜的归隐情结,体悟作者情感,并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
  3.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
  走进陶渊明
  一、初读课文  弄清音韵节拍
  1、本文以六字句为主,六字句七字句一般读作三个节拍。给下列句子划分节拍
  舟飘飘而吹衣      既自以心为形役    富贵非吾愿   乃瞻衡宇   问征夫以前路
  2、辞是古代一种文体。要求押韵。请在找出所有的韵脚,并有换韵的地方作出标记。
  第一段韵脚:            第二段韵脚:         第三段韵脚:        第四段韵脚:
  二、细读课文   理清结构层次
  叙事线索: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如何度过余生
  情感线索:自责自悔—— 自安自乐——乐天安命
  三、悟读课文   领悟归隐情绪
  “归去”两字是文眼。围绕这两字作者字里行间谈到了:(1)从何而归去(2)为何要归去(3)如何归去(4)归去以后如何(5)归去时及归去后的心情是怎样
  (一)悟读第一段——为何归去
  1、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陶潜此时却不愿为官,那么陶潜为何辞官归田(归去)?请依据文本作答。
  “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2、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请用自己的话作答。
  自责、自悔→“田园将芜”“心为形役”,自恕、自慰→“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3、陶潜这种“心为行役”视入仕为“迷途”的心情,你能找出你所知道的他的相关诗句证明吗?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4、小结: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结?
  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归隐情结。
  (二)悟读第二段——如何归去;归去以后如何
  如何归去
  1、作者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你能想象出此时作者怀有怎样的心情?(想象诗人此时的外貌、神态、言行、心理等,边读边想,便能逐渐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乐同叹,同悲同喜)这样的心情在下文哪几个句子中还可以看出?
  回家的过程——先乘船,后上陆。
  “轻飏”、“吹衣”——轻舟摇荡,和风吹衣,表现出冲出牢笼后的前所未有的欢快和迫切之情;前路、晨光;问、恨——归心似箭的心情。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写出作者刚入家门狂喜飞奔的样子(突出强调:载……载……)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浓浓亲情的自然表现,能不引起作者的欣喜之情吗?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写出作者举家欢宴、兴高采烈的情景。作者在这里开怀畅饮,欢喜异常。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一句写“松”“菊”有何作用?
  庭院虽已荒芜,但松、菊却保存完好,这给作者很大的精神慰藉。松、菊傲霜耐寒,一向是忠贞坚强的象征,陶渊明更是从来以松明志,以菊寄傲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