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00字。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常识;
2.体会文本的美感及骈文的特点;
3.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4.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岳阳楼记》引出“江南三大名楼”导入课文。
“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二、相关常识
1.介绍滕王阁。
滕王阁,是唐高祖的儿子李元婴在洪州任都督时修建的一座楼阁,故址在今天江西南昌赣江之滨。落成时,李元婴封为滕王,所以命名为“滕王阁”。
2.介绍王勃。
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是初唐一位才华出众的青年诗人,少年聪慧,14岁就已知名,被视为神童,20岁以前应举及第。做过几任小官,两次因事被废,最后在前往交趾(治所在今越南河内西北)探望父亲的途中,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他们的作品突破了齐梁以来形式主义的绮丽诗风的束缚,对开创唐代新诗风有一定的贡献。王勃的著作很多,但大多已经亡失,今存《王子安集》十六卷。
上元二年(675年)九月,王勃前往南海交趾探望父亲,路经洪州,恰逢都督阎公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参加了宴会,即席赋诗并写成此《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
3.介绍序、骈文。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骈体文是魏晋时期受汉代辞赋的影响形成的特殊文体,因通篇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故又称“四六文”。特点:(1)多用骈偶句;(2)同句平仄相间,上下句平仄相对;(3)语辞华丽,多用典。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节奏。
2.学生诵读课文,注意骈文特点。
3.学生默读课文,根据骈文特点,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同句相对的短语或对句,其意义可能相同、相反或相对。)
4.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