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60+1620字。
波峰中学高一语文课前双基预习案A
《项羽之死》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词类活用、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作者生平及《史记》等相关知识。
3、分析文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归纳人物性格特征,学会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重难点】
1、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并翻译重点句。
2、学习多侧面展示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会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前86?),字子长,阳夏龙门(今陕西韩城县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汉武帝时作太史令。司马迁10岁时,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诵读古文,曾向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青年时代曾两次漫游祖国,走遍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足迹几遍全国。他饱览名山大川,收集传说史迹,考察风土人情,接触下层人民,积累了珍贵的史料。父死后,承袭父职任太史令,开始《史记》的写作。五年后,因替李陵辩护,被捕入狱,遭受腐刑。三年后被赦,担任中书令,他发愤著书,经十几年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不朽的著作。
2、《史记》记述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有12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绩),30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70列传(为历代有影响人物的传记,另外还有少数列传为国史和少数民族史), 10表(是多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8书(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计52万多字,不论在文学还是史学方面,司马迁都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财富。鲁迅评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 关于《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历程,其中着重描绘的是这个英雄人物在短暂而大起大落生平中的四个关键阶段:
1、吴中起兵,是项羽一生事业的起点;
2、巨鹿之战是他辉煌功业的顶点;
3、鸿门宴,是他生平、事业中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
波峰中学高一语文课后能力限时练B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大方,不吝啬 B.骓不逝兮可奈何 怎么办
C.乃谓其骑曰:“何如?” 怎么样 D.汉军至,无以渡 没有用来……的办法
2.下列句子中的“乃”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平明,汉军乃觉之
C.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以故汉追及之。
A.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B.及抛江过其下。
C.望尘莫及。 D.始见庐山及大孤。
4.下列加下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B.以故汉追及之 若非吾故人乎
C.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D.期山东为三处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5.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意义不同的一项( )
A.虞兮虞兮奈若何 吾为若德
B.以故汉追及之 不忍杀之,以赐公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D.然今卒困于此 籍独不愧于心乎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项王则夜起
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D.江东虽小……亦足王也
7.下面对“霸王别姬”一段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