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小题,约12250字。

  房山区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4分)
  ①“清明不只是扫墓祭拜,这一天里还有插柳、蹴鞠、放风筝的风俗,”知名作家冯骥才在第三届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论坛上说:“当这些民俗    殆尽时,清明节的内涵也将随之    。”
  ②冯骥才表示,国家舍弃3天的GDP,而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增补为法定节日,不是件小事。他说,当前有不少公众特别是年轻人不了解节日文化内含。因此在平常的节日里,生活也是空空荡荡、无事可做。久而久之,传统节日便退化为普通的假日,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③他举例说,韩国的端午节至今仍保留着荡秋千等传统,日本的樱花节也必须穿和服。而中国人在清明节,除了扫墓祭拜,却并不清楚在这一天里还有插柳、蹴鞠、放风筝的风俗。冯骥才还表示,人民是节日遗产的携带者,更是节日的传承者。节日建设不应只由政府、专家打造出来,而更需要符合节日的主题。促使全民对节日实现集体认同,需从下一代抓起。同时,节日文化应该更多地与地域文化特点相结合,使之切实浸润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孩子们在节日中享受中华文化是我们的目标、更是我们的责任。否则,节日文化传承就是空谈。
  1.文中第①段有一处标点错误,第②段有一个错别字,请分别找出来加以修改。 (2分)
  答:(1)应将第①段中_____改为____。
  (2)应将第②段中的“__”改为“___”。                     
  2.为第①段横线处选择词语,修改第③段中的病句。(2分)
  (1)依次填入第①段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消逝  消亡     B.消失   消亡        
  C.消失  消散     D.消逝  消散
  (2)修改第③段中的病句:__________________(1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7题。(11分)
  ①在堪称“北京小西藏”的房山区蒲洼乡,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芦子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藏在大山里的小村庄,到了年节,却能吸引几百外村、外区县甚至外地人来祭拜先祖。原来,这里便是京冀两地“隗”(wěi)姓人的发源地。
  ②升族旗、唱族歌、撞传续钟、读族规祖训、祭奠先祖……隗氏家族自2007年成立文化联谊会以来,先后举办了11次祭祀先祖先烈的庆典。隗氏祭祖仪式承载着对姓氏文化的传承,彰显了家族的凝聚力。在祭祀活动中,把家规家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宣讲,也能教导年轻人不忘家族传统美德,不忘对长辈的孝道。
  ③更令人称奇的是,隗氏祠堂内还悬挂着传续了18代的隗氏族谱。看着族谱上,每一代的每个名字不过占据一个小格子而已,族人们感叹,“历史留给每个人的位子,其实很小,在有限的生命里,更要传承先辈留下的美德,踏踏实实做人”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江河万里,自有源流。从创修的谱序中,我们发现,隗姓的历史大约可以溯觅到炎黄时代。据有关资料记载,隗姓氏族起源于秭(zǐ)归东南的隗国,历史名人众多:隗状,秦朝丞相,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一任丞相;隗嚣,东汉西州名将,王莽末期封西州上将军;隗禧,三国时魏国郎中,少年时以砍柴为业,闲暇时间苦读,遂成为饱学之士,后被拜为郎中,撰有《诸经解》数十万言。当今时代,也有将军隗福临,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隗氏后人,承继家族传统,英明睿智,成就非凡,贤才辈出,不胜枚举。
  ④续修宗谱意义深远,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察统绪,辨承流;序亲疏,定长幼;喜相庆,患相助;病相扶,困相帮。          !宗谱记载本源,垂后而不朽,续修宗谱的意义就在于此。
  3. 第②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第④段加下划线字的笔顺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承载 (zài)  “义”笔顺: 
  B.承载 (zǎi)  “义”笔顺: 
  C.承载 (zǎi)  “义”笔顺:
  D.承载 (zài)  “义”笔顺:
  4. 对第③段加点字意思的理解、为第④段画横线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是一项是(   )(2分)
  A.与“衔枚”的“枚”意思相同   这不正是来自宗谱的伟大凝聚力么
  B.与“枚列”的“枚”意思相同   这是来自宗谱的伟大凝聚力
  C.与“衔枚”的“枚”意思相同   这是来自宗谱的伟大凝聚力
  D.与“枚列”的“枚”意思相同   这不正是来自宗谱的伟大凝聚力么
  5. 晓明是隗氏后人,曾随家长在清明节参加过“隗氏家族祭祖大典”,他记得族谱上有一副对联,但有些字句记忆模糊了,请你帮他补全。(2分)
  上联:□ □ 功 绩  昭 □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