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道小题,约15230字。
余姚中学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髙二语文期中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熏陶(tāo) 睇眄(tì) 脖颈(gěng) 长歌当哭(dàng)
B. 创痕(chuāng) 掺杂(cān) 妊娠(shēn) 强人所难(qiǎng)
C. 攒射(cuán) 筵席(yàn) 休禊(xì) 供不应求(gōng)
D. 脐带(qí) 叨扰(tāo) 蓓蕾(lěi) 卓有成效(zhuó)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汉字的读音,考生应关注汉字的字形以及字意。A项,“熏陶”中的“陶”应读“táo”;“熏陶”的意思是“喻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睇眄”的“睇”应读“dì”,“睇眄”的意思是“斜视;顾盼”。B项,“掺杂”的“掺”应读“chān”;“掺杂”的意思是“混杂”。C项,“筵席”的“筵”应读“yán”;“筵席”的意思是“指铺在地上的坐具;酒馔”,与声旁“延”声音一致。
2.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亲睐 胸臆 委曲求全 稍纵即逝
B. 繁衍 婆挲 长相厮守 珊珊可爱
C. 篇幅 枕藉 专心一志 皇天后土
D. 震撼 笑靥 云销雨霁 热涨冷缩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这是考查汉字的字形,考生应关注汉字的读音、意思。A项,“亲睐”的“亲”应为“青”,即“青睐”;睐,看,青,眼,指人高兴的时候正看着,黑色的眼珠在中间。B项,“婆挲”的“挲”应“娑”,即“婆娑”;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枝叶纷披的样子。D项,“热涨冷缩”的“涨”应为“胀”,即热胀冷缩;“胀”与“缩”相对。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 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在聚光灯前竹筒倒豆子,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B. 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C. 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D. 他以小说创作为主,当然偶然写点诗,发表在《诗林》或《诗刊》上。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适用对象以及情感色彩辨析正误。B项,“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句中望文生义,误把该成语理解成“眼睛看不过来”,故错误。C项,“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句中说的是“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且是“向医院跑去”,成语不合语境。D项,“偶然”,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为形容词,而句中是修饰动词,应改为“偶尔”,有时候。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比如“目不交睫”,从来看,误把该成语理解成“眼睛来不及眨”,看不过来,属于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安步当车”,该成语是形容“悠闲”的状态,而句中给出的情境是“病人情况危急”,故不合语境。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许多自然学者直到最近还保持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的观点:每一种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
B. 长在树头,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说它是“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
C. 我不赞成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前者在人文上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后者)”,就是出于这样的忧虑。
D. 穿越铁轨时的快感,在这里变为一种没有危险的游戏,使冒险,挑战和寻求平衡感的天性得以袒露。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考生应关注语句的意思和句间的关系,同时还要牢记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A项,应把冒号改成双破折号,即“观点——每一种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点一一”;C项,应把“(前者在人文上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后者)”放到双引号的外面,即改成“曼哈顿原子计划”(前者在人文上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后者);D项,应把“冒险”和“挑战”之间的逗号改为顿号,即“使冒险、挑战”,因为“冒险、挑战和寻求”这三者属于并列短语。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
B. 这位前世界冠军说,当今乒乓球技术飞速发展,世界一些顶尖选手的实力非常接近,决赛时往往只差一分,甚至两分。
C. 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意识到,如何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D. 日前,来自京津冀的近千名鸟类摄影爱好者相聚在北大港湿地,在与可爱的飞翔精灵亲密接触并拍摄了大量照片的同时,还无形中上了一堂爱鸟护鸟知识课。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应在“曾”前加主语“我”。B项,“决赛时往往只差一分,甚至两分”语序不当;“甚至”表示递进关系,句中要表达的是顶尖选手之间差别之小,故应改成“决赛时往往只差两分,甚至一分”。C项,中途易辙,第一句话还没有说完,第二句又另起话头,应将“自从”移到句首,让第一句成为整个句子的状语。
6. 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反动派的卑劣和凶残,他满腔悲愤;对惨案的教训及意义,他理性思考。强烈的悲愤情感和冷静的思考纠结在一起,互相冲突,形成了情感表达的“一波三折”,因此忽而是“有话要说”,忽而是“无话可说”。
B. 《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是清代著名的散文家,著作有《震川文集》等。他的散文素以平淡自然、不事雕琢见称,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C. 莎士比亚,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王实甫,元曲大家,代表作有《西厢记》。
D. 《渔父》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假托渔父与屈原的相遇,把屈原内心的矛盾斗争外化出来,表现了他崇髙的人生追求。《报任安书》采用书信体的形式,面对朋友,司马迁展示了自己生死抉择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B项,“归有光是清代著名的散文家”错误,归有光是明代散文家,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
7.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看山如玩册页,游山如展手卷;① ,② 。所谓静动不同,情趣因异。③ ,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何以得之?有赖于题咏。故画不加题则显俗,景无摩崖(或匾对)则难明,④ 。
A. 一在景之联续 一在景之突出 要之必有我存在 静与动未能分割也
B. 一在景之突出 一在景之联续 要之必有我存在 文与艺未能分割也
C. 一在景之联续 一在景之突出 要之静动相生 静与动未能分割也
D. 一在景之突出 一在景之联续 要之静动相生 文与艺未能分割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语句的连贯题,且备选的语句并非连续,故考生应利用每一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