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道小题,约12660字。
江苏省泰州中学期初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选出下列各项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A. 依偎(wēi) 慰藉(jiè) 彳(chi)亍 百舸(kě)争流
B. 蛩(qióng)音 槁暴(pù) 驽(nǔ)马 木直中(zhòng)绳
C. 参省(xǐng) 颓圮(pǐ) 跬(guí)步 锲(qiè)而不舍
D. 舟楫(jí) 蚊(jiǎo)龙 爪(zhǎo)牙 跂(qǐ)而望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项,“百舸(kě)争流”应为“百舸(gě)争流”,舸:大船。B项,“驽(nǔ)马”应为“驽(nú)马”,驽:指劣马,走不快的马;喻愚钝无能。C项,“跬(guí)步”应为“跬(kuǐ)步”,跬:半步。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 摹写 雾霭 沉湎 沧海桑田
B. 恣意 愁怅 碗碟 跫音不响
C. 座标 翱游 逍遥 促膝谈心
D. 仓皇 蛰居 冬宵 不容质疑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规范汉字的能力,B项“愁”应为“惆”;惆怅:伤感,愁闷,失意。C项,“座”应为“坐”;坐标:用来确定直线上一点、空间一点、给定平面或曲面上一点位置的有次序的一组数。“翱”应为“遨”,遨游:远游,漫游。D项,“质”应为“置”,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3.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恽寿平的花鸟画_______北宋徐崇嗣,________了明代花鸟画中的写意法,笔触洒脱飘逸,以清秀柔丽代替了以往浓艳富丽的画风,饶有机趣,画作________。
A. 取法 融汇 精妙绝伦 B. 效法 融汇 美轮美奂
C. 效法 融会 美轮美奂 D. 取法 融会 精妙绝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近义词语和成语辨析重在结合语言环境,辨别词语的适用对象和情感色彩。取法:取以为法则。效法:照着别人的做法去做;学习(别人的长处)。由于语句中说“以清秀柔丽代替了以往浓艳富丽的画风”,故不能用“效法”,排除B、C 两项。融汇:融合汇聚。在语义上侧重于“汇集”“汇聚”。融会:融合。侧重于把几种不同的事物聚集起来有机地合成一体。句中有“代替”就不能用“融汇”,文中也没有体现“汇聚”,故可排除A项。精妙绝伦:精致巧妙到了极点。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据此应选D项。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距离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周不到,细心的民众一定可以发现,一场“莫言热”正在我们周围悄然弥漫。
B. 虽然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经过艰苦努力,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
C. 刚进入髙中,许多同学都不适应,感到时间和内容比初中紧了许多,深奥了许多。
D. 红十字会接连陷入信用危机,问题在于我们的慈善机构财务不透明、管理不规范,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整个慈善业制度存在缺陷造成的。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B项,不合逻辑,“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并列不当,可改为“毯子、衣服、帐篷等救援物资”。C项,“时间和内容比初中紧了许多,深奥了许多”搭配不当,可改为“时间比初中紧了许多,内容深奥了许多”。D项,“问题在于……造成的”句式杂糅。可改为“问题在于我们的慈善机构财务不透明、管理不规范,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整个慈善业制度存在缺陷”,或改为“是我们的慈善机构财务不透明、管理不规范,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整个慈善业制度存在缺陷造成的”。
5.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样的世界,显然不适合于人类居住
②它不能帮助人解决人生问题,它的存在,只是“一个梦、一则幻想”而己
③诚如台湾作家张大春所说,文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
④一个语言无味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坚硬、僵死的世界
⑤因为人心所需要的温暖、柔软和美好,并不会从这个世界里生产出来
⑥这个时候,就不由得让人想念起文学来了——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是软化人心、创造梦想
A. ④①⑤⑥③② B. ④⑤①②③⑥
C. ③②①④⑤⑥ D. ③④①⑥⑤②
【答案】A
【解析】注意话题的一致性和代词的提示作用。①④⑤都以“世界”为话题,应放在一起;②③⑥都以“文学”为话题,应放在一起。然后根据代词的提示,分析局部。
6. 下列几则新闻评论的标题,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反腐不要忘了打“苍蝇”!》
B. 《漫天飘过“王宝强”,媒体还能做些什么?》
C. 《保护文物,法治的“钢牙”莫要“龋”了!》
D. 《惠民资金成“唐僧肉”?》
【答案】B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宋绶,赵州平棘人。绶性孝谨清介,言动有常。为儿童时,手不执钱。家藏书万余卷,亲自校雠,博通经史百家。绶幼聪警,额有奇骨,为外祖杨徽之所器爱。徽之无子,家藏书悉与绶。绶母亦知书,每躬自训教,以故文章为一时所尚。年十五,召试中书,真宗爱其文,迁大理评事,听于秘阁读书。大中祥符元年,复试学士院,为集贤校理,与父皋同职。
时太后犹称制,五日一御承明殿,垂帘决事,而仁宗未尝独对群臣也。绶奏言:“唐先天中,睿宗为太上皇,五日一受朝,处分军国重务,除三品以下官,决徒刑。宜约先天制度,令群臣对前殿,非军国大事,除拜皆前殿取旨。”书上,忤太后意,改龙图阁学士,出知应天府。太后崩,帝思绶言,召还,将大用,而宰相张士逊沮止之,复加翰林侍读学士。
有诏罢修寺观,而章惠太后以旧宅为道观,谏官、御史言之。帝曰:“此太后奁中物也,谏官、御史欲邀名邪?”绶进曰:“彼岂知太后所为哉,第见兴土木违近诏,即论奏之。且事有疑似,彼犹指为过。或陛下有大阙失,近臣虽不言,然传闻四方,为圣政之累,何可忽也。太祖尝谓唐太宗为谏官所诋,不以为愧。何若动无过举,使无得而言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