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道小题,约18480字。
无锡市普通高中2017年秋学期期终教学质量抽测建议卷
高一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 的作品来的。
②传统文化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 ,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③宋词是由唐诗发展而来的 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和音乐两方面的特点。宋词的流派众多,佳作层出不穷。
A. 品味 物换星移 别出心裁 B. 品位 物换星移 别出心裁
C. 品味 时过境迁 别树一帜 D. 品位 时过境迁 别树一帜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包括成语)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①句,品味:动词,品尝滋味,仔细体会,玩味。品位:名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根据语境,选用词语“品位”,排除AC两项。②句,物换星移: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指节令变化,时间推移。时过境迁:随着时间推移,境况发生变化。根据语境选用成语“时过境迁”;排除B项。③句,别树一帜:形容与众不同,另成一家。别出心裁: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根据语境,选用成语“别树一帜”。故选D。
2. 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卷起千堆雪 B. 举酒欲饮无管弦 C. 纵一苇之所如 D. 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B
3. 下列对联中涉及的我国传统节日依次是( )
①岁通盛世家家富,人遇年华个个欢 ②冒雨先寻菊,迎晴便插萸
③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 ④天上冰轮满,人间彩灯明
A. 中秋节 清明节 重阳节 春节 B. 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元宵节
C. 春节 重阳节 端午节 元宵节 D. 中秋节 端午节 重阳节 春节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理解和传统文化常识的了解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联中涉及的我国传统节日依次”的一项,①中,根据“岁通盛世”“富”“人遇年华”“欢”,可推断出传统节日为“春节”;②中,根据“寻菊”“插萸”可以推断出传统节日为“重阳节”;③中,根据 “屈子”可以推断出传统节日为“端午节”;④中,根据“冰轮满”“彩灯明”可以推断出传统节日为“元宵节”。故选C。
4. 对柏桦《家居》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家居
柏桦
三日细雨,二日晴朗
门前停云寂寞
院里飘满微凉
秋深了
家居的日子又临了
祖父的像挂在壁上
帘子很旧,但干干净净
屋里屋外都已打扫
几把竹椅还摆在老地方
仿佛去年回家时的模样
父亲,家居的日子多快乐
再让我遨二三知己
酒约黄昏
纳着晚凉
闲话好时光
A. 从全诗看,诗人的家在乡间,这首诗写了诗人离开家乡一年后回到乡间居住的一段日子的生活和心境。
B. 诗歌第一节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用“寂寞”“微凉”等词表达了诗人不敢回家的悲凉心境。
C. 诗歌第二节直接写回家后的所见。“古朴”两字,既是对自己的家的描绘,也打通了诗人笔下的故里与中国农耕社会的田园和家庭在时空上的阻隔。
D. 诗歌第三节写出家居的恬淡,用一个“闲”字串起家居所有温馨的日子,寄至味于淡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尽显无遗。
【答案】B
...............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个社会要有一个从群众里走出去的孤独者,他才会比较有思考性, ,在群众里面,我们会很安全;跟大多数人一样,就不会被发现。
①因为他走出去,可以回看群众的状态
②我自己也是一样,当我在群众中,我根本没有办法思考
③就像大陆朋友所说,“不要做前面几个,也不要做后面几个”
④所以孤独是思考的开始,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让自己孤独
⑤如果他在群众当中,便没办法自觉
A. ①⑤②④③ B. ⑤②④③① C. ①②⑤④③ D. ②⑤④③①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衔接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衔接最恰当的一项”,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分析题目所给各句的语意以及相互之间的语义关系。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本题段文字思考与孤独的关系。根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