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100个字。
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遗嘱(zhǔ)渗透(shèn)瞬间(shùn)巅峰(diān)B. 搀扶(chān)琐屑(xiào)扫帚(zhou)倒坍(tā)
C. 濒临(bīn)池沼(zhǎo)紊乱(wěn)考订(dìng)D. 田畴(chóu)题跋(bá)扒掘(jué)罅隙(xià)
2.下列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 梵语由忠边陲瞥见B. 燥热赋闲嚼碎推祟
C. 簇拥遒劲隧道点缀D. 摄取丘壑俯瞰阴庇
3.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那些怪石嶙峋、犬牙交错,高崖生木,岩上落花,错落掩映,俯仰生姿,都可成为美景。B. 平庸者有时看不见山,攀登者永远胸中有丘壑。
C. 他由于长途跋涉地走了一千米路,早已疲惫不堪了。D. 桃花开了,前来人工湖畔观赏的人络绎不绝。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前进中学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书法进校园”。B. 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使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C. 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D. 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②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③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④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⑤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A. ①⑤②③④B. ③①⑤②④C. ④③②①⑤D. ③②①⑤④
6.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昆虫记》中“两种稀奇的蚱猛”是指恩布沙和白面孔螽斯。B. 法布尔称赞黄蜂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它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C. 《昆虫记》中,法布尔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D. 蝉拥有电报线。
二、默写
7.古诗文默写。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
2、《答谢中书书》中表明作者自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采桑子》中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
(2)《答谢中书书》中表明作者自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采桑子》中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8.阅读下面这幅“合家吃西瓜”的漫画,用文字描述画面内容(50字左右,标点除外),并概括漫画主题(20字左右)。
四、诗歌鉴赏
9.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①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①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1)词的上片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2)词的下片主要是用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