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80+8240+6060字。
走近高考(一)
考点一 古今异义同形词语
1.考点解说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本考点涉及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诸多内容。这里讨论的是其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而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节为主。古汉语中有许多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和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完全同形,最容易产生误解。例如《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中“故事”,指“旧例”,与现代汉语的“故事”词义迥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中的“其实”是短语,指“那实情”,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转折连词“其实”。
2.考查方式
古今异义双音同形词语多是实词短语,少量是古今异义词。一般是结合翻译进行考查,很少单独设题。
3.方法指要
(1)平时注意积累。在学习文言文或做此类练习时,要注意积累常见古今异义双音同形词语。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中名词“行李”指出使的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词组“夫人”,“夫”为代词,那,这个词的意思是“那个人”。在古汉语中,这种情况是很多的,平时注意积累,解题则事半功倍。
(2)翻译结合语境。翻译文言文古今异义同形词语,要结合上下文。如:《项脊轩志》中“往往而是”的“往往”,根据上文“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可知“往往”指处所,译为“到处”,不同于现代汉语。如果不看语境,按照现代汉语的意思翻译就会失误。
4.典题训练
(1)①(2015•上海卷)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儿有风骨 B.称其不能理化
C.无复衣冠之望 D.招致山东大儒
相关句子:A.梁彦光,少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
B.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
C.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
D.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
……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汉语自远古流传至今,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和民族的交流融合,其词汇和语音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很大的演变。正是这种发展和演变,使得汉语这一看似古板呆滞的东西,具有了旺盛的活力和鲜明的时代色彩,使得我们的民族语言常用常新,始终与时俱进。
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诗序》
赏读: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认真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赏读: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赏读:一句善良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漂亮•俊俏
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含有“好看”的意思。主要区别是:“漂亮”着重指外表好看,可形容具体事物,形容人(多指年轻人)时不限男女;“俊俏”一般指人的相貌好看,多用于女子。此外,“漂亮”可重叠成“漂漂亮亮”,“俊俏”则不能。
例句1:最漂亮的还是她那双忧郁然而动人的眼睛。
例句2:在树上挂着的笼子里,有两只俊俏的白玉鸟。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按部就班”,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造句合乎规范,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循序渐进”,循:按照。序:次序。渐:逐渐。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都有“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异: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例句1:学习科学知识,应该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例句2: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
知识卡片
古汉语句的倒装句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是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
第三节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
“正确的态度并符合实际的做法应该是推广普通话,善待方言,提倡普通话用于正式场合或公共场合,方言用于私人场合,以此来构建双语和谐社会。”游汝杰说。
方言有其社会功能,使用方言又是公民的权利。鉴于此,国家或地方政府以法律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应探索确立方言的法律地位。
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赏读:孔子说:“花言巧语,装着一副伪善的样子,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赏读: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赏读:孔子说:“弟子们在家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出外要敬爱自己的兄长。寡言少语,说话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意气•义气
“意气”指意志和气概,也可指志趣和性格,还可指由于主观或偏激而产生的情绪;而“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例句1:它搏击长空的意气就是其激扬万里的双趐。
例句2:他犯了该死的罪,我因义气,放了他。
不识好歹•不识抬举
“不识好歹”,不知好坏,指愚蠢,缺乏识别能力。“不识抬举”,识:认识,理解。抬举:赞扬,器重。不懂得人家对自己的好意。
都表示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异:后者含有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的意思,前者表示不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